20110228自由時報   二二八紀念館在意歷史正義嗎?

上一頁 下一頁
 

20110228自由時報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舉辦受難者專題的企劃展,展出二二八事件當時處理委員會中的死難者王添(左火右丁) 特展。根據紀念館特展及摺頁所載,王添(左火右丁) 特展以「台灣民主先聲」為主題,分為「社會關懷者」、「理想主義者」、「成功實業家」、「政治實踐家」、「親人見證與追憶」作為展覽主軸。馬總統於二月二十五日至紀念館出席特展開展致詞,並參觀特展,根據自由時報二月二十六日報導,馬總統並未對王添(左火右丁) 的事蹟有所表示。

大廳是紀念館最重要的空間,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於二○○一年豎立王添 全身塑像以及懸掛事件當時處委會宣傳組長王添(左火右丁) 草擬《三十二條處理大綱》文字內容的大面銅板,象徵紀念館以受難者立場平反歷史。

但是,二○○七年二月,黃彰健出版《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其中一篇〈揭穿王添(左火右丁) 欺騙台灣人民〉共五十二頁文章,文章目的是要「揭穿王添(左火右丁) 欺騙台灣人民的醜陋行徑」。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對死難者的嚴重指控,並沒有看到紀念館公開於媒體的說明。這樣的情況,如何建立公眾對紀念館的信賴呢?

二○○九年十二月,黃彰健過世,馬總統於二○一○年二月四日特頒褒揚令,稱其:「…晚歲潛心二二八事件研究,疇咨博採,饒富新見。…」如果二二八事件有研究新見,紀念館理當有所運用,值此紀念日時際,紀念館針對王添(左火右丁) 特展,它的立場和觀點如何說明?

對應於引發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更新常設展二樓的蔣介石責任的爭議,報導沸沸揚揚;王添(左火右丁) 的歷史評價,紀念館該做什麼長遠打算,都將成為我們是否認真在意「歷史正義」的一部分,否則台灣的轉型正義將遙遙無期!

(作者曹欽榮 為博物館展覽策展人)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