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4自由時報  賣台與棄台

上一頁 下一頁
 

20111004自由時報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資深研究員卡普蘭(Robert D. Kaplan),以「亞洲權力的移轉」(A power shift in Asia)專文指出,美國決定不出售F16C/D戰機給台灣,象徵著亞洲權力正由美國轉向中國的趨勢。並提到日前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中國時,已向未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強調美國內部的看法:「捍衛台灣安全,最好的策略是美、中兩國在外交上更密切地理解,而不是軍備競賽」。但卡普蘭認為,中國會併吞台灣,無所不用其極地為自己創造不用真正發動戰爭,就能拿下台灣的有利環境;不只是以現在超過一千五百枚短程導彈來威嚇台灣,也利用每星期往返兩岸二百七十架直航班機及台灣貨品有近三分之一外銷中國這樣緊密的經濟依存,來達成併吞台灣的目的。

其實,這些對台灣國家安全的警語,我們並不陌生!在今年三/四月號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Charles Glaster所發表之「中國崛起會導致戰爭嗎?」(Will China’s Rise Lead to War?)一文,已倡議美國應該放棄台灣,來換取與中國在各種國際事務上的合作。而上期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一篇「給中國的點心︱︱為什麼美國不應離棄台灣」文章,亦指出目前浮現的放棄台灣之相關論述。

為什麼這些國際舉足輕重的雜誌、智庫會不斷質疑台灣自保的能力?又為什麼過去是台灣背後重要支撐力量的美國,其學界、政策決策圈的「棄台論」甚囂塵上?

日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質疑馬政府「會不會出賣我們的人民?」引起馬總統強烈不滿,也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下戰帖,要求進行政策辯論。民主國家的選舉,針對公共政策理性辯論的確非常重要,也是吾人所樂見。馬政府確實有必要好好地解釋一下,其所自豪的兩岸政策,為甚麼會引起國際輿論對台灣的國家安全品頭論足。

(作者劉順明 為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碩士,業編譯)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