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7自由時報
下個月的十四日,台灣將舉行總統與立委兩項重要公職的合併大選,總統大選由於拚鬥激烈,奪去了大多數人的注意目光,連帶造成立委選項好似只是附庸,事實上,總統與國會在偏總統制的憲政體制上,二者的功能猶如鳥之雙翼,同樣的重要,過去三年多的教訓已經告訴我們︰由一黨壟斷多數席次的惡例不能再繼續下去,而國會議員淪於地方化的問政低劣現象,也必須透過選民的自覺,在這次投票中力挽狂瀾。
二○○八年一月選出的第七屆立委,是台灣第一次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同時採取立委員額減半,原二二五席國會議員大幅減為一一三席,在小選區,並立制以及票票不等值的眾多問題交織下,導致開票揭曉,國民黨拿下接近四分之三的八十一席,民進黨雖然在區域立委得票率三十八.一七%、政黨票得票率三十六.九%,但只在國會取得二十七席,連四分之一都不到,兩黨制衡的機制為之瓦解,由於國民黨隨後在該年三月的總統大選又以超過兩百多萬票勝出,近四年來,一黨獨大又獨裁,國會幾乎成為橡皮圖章,斲傷台灣民主與立法品質的嚴重程度,恐怕幾年都恢復不了。
同時,單一選區兩票制當初的改革之議,各界都希望減輕過往選風惡化、賄選猖獗、候選人走極端以求當選之弊,但是學理歸學理,到了台灣遇到世界上最有錢的政黨,被人譏笑為︰不賄選就不會選,新制下照樣賄聲賄影,為此,由於多位國民黨當選人連續因為賄選定讞被抓去關,這些年還辦了好幾次立委補選,真是莫大的諷刺。利未盡得,弊則照單全收,例如小黨或新興政黨在國會遭到殲滅,失去發言管道,台灣多元的民意無法真實呈現。以上種種,在在說明這次立委選舉的絕對重要性。
要改變這個令台灣政治窒息的現狀,選民立即可以操之在我的,至少有兩件事可以做。首先,為了提升國會素質,使選出的立委具有關心國政的能力,而能真正為人民把關,一些過度地方取向的候選人,早上送人上山頭,晚上送人入洞房,成天跑紅白帖從事「選民服務」,但卻疏於議事,把審查法案預算當成副業,實有將立法院降級為議會之虞者,大家應該調整對民意代表錯誤的要求,務必慎選專業問政人選進入國會,才能肩負起立法院未來必須徹底改造的重任,否則,我們的立法院照樣是亂源,也會繼續失能,再裁掉一半也沒救。
其次,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聰明的選民必然了解,候選人如果在選舉時花了大筆鈔票買選票,當選後他不會想辦法撈回來嗎?一個政黨如果有錢鋪天蓋地的大做廣告給選民洗腦,選後它還有必要耐心聆聽不同民意、尊重民主程序嗎?一個政權如果是靠豐厚的黨產就可以把執政當作囊中之物,那麼爛不爛就不是頂關鍵,政治人物還會有心約束自己不要變爛嗎?因此,對於拿鈔票換選票的政黨與政客,選民除了勇於檢舉換獎金外,更可以經由摘奸伏惡,縮短台灣民主陣痛的時間,早日脫離立法與行政狼狽為奸的惡性循環。
這一屆的立法委員被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專文評價為世界民主國家三大最爛的國會之一,這項「殊榮」,依據比例原則,席次過半的國民黨是不是應當首當其衝,獨占鰲頭?台灣如果擁有最爛的國會,台灣的政府又怎麼可能好得起來?為了不再貽笑國際,台灣已經到了非改變不可的關鍵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