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7自由時報
對大部分的台灣人民而言,選舉是一種表達對政治關心的機會與抉擇。每一位老百姓在選前都不會有媒體訪問你的政治選項,選後更沒有機會上電視發表你對選後的感言。有機會上媒體電視的人,相對是比較有影響力的,所以更需要謹言慎行。這幾週來看到郭台銘先生在選前與選後的發言,心中有幾點疑問想問郭先生。
第一,你建議馬總統應該效法鄧小平,摸石頭過河,就是「先做了」,錯了再改,邊做邊改,訂個目標全力達成。你又建議,政治要替經濟服務,台灣應該走到這個時代。請問你,領導國家的人在決定重要政策時,不需要經過協商、討論且深思熟慮後再上路嗎?「錯了改,邊做邊改」這個講法實在讓人捏把冷汗。國家政策如果錯了,很多是無法馬上更改的,影響之深遠恐怕不是你「代工事業」上頂多賠錢了事就好。
另外,你又建議政治要替經濟服務,原則上我沒有全盤否定,某些層面上政治確實要協助經濟發展。但是政治不是只有服務經濟而已,國防、教育、照顧弱勢等,政府對這些能不關注嗎?我想你說這句話大概是要政府決定許多政策時多考量你們這些大企業的意思吧。但我要請問你,台灣政治服務了你的企業經濟,你的企業對台灣和大陸的貢獻比例為何?
第二,你說總統選舉前,美僑商會要兩位總統候選人去說明,你很不以為然,憑什麼商會要總統候選人去說明。你忍不住拍桌表示,美僑商會「憑什麼稱呼馬英九先生,而不是馬總統」。其實我贊成你的意見,但是想請問你,歷年來兩岸的協商場面,大陸官方代表陳雲林先生都稱呼我們馬總統為馬先生,請問你敢對陳雲林先生拍桌抗議嗎?
第三,你選舉前在企業界中首先公開挺馬,也挺「九二共識」。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一中原則」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馬總統的「一中」他說過無數次是指中華民國。請問你心裡的「一中」是指哪個意思?這個表述你敢和對岸說清楚講明白嗎?
郭先生你是事業有成的人,我們肯定你的努力與成就。但是如果這三問你都沒有明確解答或者是相互矛盾的話,個人建議:生意人在媒體上的發言可以多談經濟發展、企業遠景,少談讓自己陷入兩難或矛盾的政治話題。
(作者吳岳樺 為靜宜大學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