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8自由時報  堅持立場 繼續打拚

上一頁 下一頁
 

20120118自由時報 

勝負乃兵家常事,敗者尤須檢討。檢討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向錯誤的方向盲目修正。馬英九總統雖獲連任,但票數比上次銳減七十六萬多,得票率比上次銳減六.八五%,在在顯示他的諸多政策作為備受質疑;而蔡英文票數比上屆民進黨候選人增加近六十五萬,得票率增加四.○八%,則顯示本土陣營又獲更多民眾支持,一如過去幾年的各項選舉,本土陣營已經逐漸脫離陰影,「重回執政之路」路途不遠矣。

這次大選結果,除了上述總統票數、得票率的暗流變化,立委部分也可以看出深一層的意涵。雖然總統部分失利,立委部分本土陣營大幅成長,民進黨加台聯共增加十五席,國民黨雖仍過半卻大幅銳減十七席,政黨票的趨勢也是綠營上升、藍營下降。總體上,本土陣營的氣勢仍處於向上提升的趨勢,泛藍陣營則處於向下滑落的趨勢。可以說,這一次馬英九藉由「強勢操作」逃過了死亡交叉,下一次國民黨極有可能逃不過死亡交叉!

因此,在選後檢討時,一定要看清楚形勢,不要尾隨馬英九、國民黨的下跌指標走,而要堅持盯著自己的上升指標走。有人認為,這次選後,本土陣營應該改變中國政策以迎合「新趨勢」。這一點,恐怕有待商榷。須知,這次本土陣營失利,不是敗在原來的立場,否則台聯就沒有理由異軍突起,囊獲八.九六%的政黨票了。值得注意的反倒是,為什麼比起上屆選舉,民進黨的政黨票小幅滑落,台聯卻大幅成長,而台聯的成長幅度,導致本土陣營的政黨支持度總體上升?

於此,我們可以看出來,選民對本土陣營的期待,不是往馬英九的傾中政策修正,而是堅持台灣立場、守護台灣價值。誠然,台灣所處的內外環境,時時都在變化,本土陣營不能教條僵化,必須善用時勢。不過,萬變不離其宗,萬變不離民之所欲,本土陣營所當致力者,是在瞬息萬變的內外環境中,在堅持立場的原則下,有彈性、有手腕地向大眾溝通台灣立場是以民為主的,讓每一次的辯論、交手都成為促進大眾認識並支持台灣立場的機會,絕不可因為「對手們」惡意抹黑而自認理虧甚至立場動搖。

考慮到國民黨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不義黨產、毫不節制地破壞行政中立、司法辦綠嚴而辦藍鬆且坐視賄選風行、動用情治部門監控對手等,以及中國隔海放話為馬英九助選、「策動」紅頂商人公開挺馬、「鼓勵」中國台商回台投馬、以經濟制裁恐嚇台灣選民等,這次大選本來就是一場「不對稱選戰」,故而其結果也就不能擴大解釋為傾中立場獲多數選民青睞,而台灣立場失去多數選民支持。本土陣營如果朝偏離台灣立場的方向修正,不啻是繳械給國共兩個中國黨所共構的黑暗勢力,將來永無翻身之日。

本土陣營從二○○八年被打到趴在地上,療傷止痛,一步步爬起來,到這次逼得國共使用各種「不擇手段」才得以捍衛傾中政權。將近四年來的歷次選舉,本土陣營堅持台灣立場,累積的能量一次比一次豐沛。未來四年,馬英九沒有連任壓力,國共的「併台同謀」可能更不掩人耳目,這也必將引起更多國人憂慮淪為「亡國奴」,而令其更期望本土陣營堅持台灣立場、守護台灣價值。選後檢討,方向要緊,本土陣營應當積極迎向這種期望,準備好在下一次大選創造逆轉,結合人民正向力量,終結傾中政權。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