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4自由時報  照顧美國牛農?犧牲台灣豬農?

上一頁 下一頁
 

20120314自由時報 

美牛進口農委會突然發布國內豬肉驗出比萊克多巴胺毒性更強的瘦肉精「沙酊胺醇」,不禁令人合理懷疑,在此一時間點釋出如此勁爆的消息,是否為了模糊瘦肉精美牛焦點?

首先,農委會每年抽查台灣養豬戶用藥,約有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不合格,且查獲偷用禁藥種類中,即包含「沙酊胺醇」,除以「動物用藥品管理法」開罰,為了防止豬肉市場崩盤,並未大張旗鼓,向外發布消息。如今卻選在預備開放含瘦肉精美牛進口之際,意圖以「本土豬比美牛更毒」、「毒豬都吃了,根本不差美牛」、「一百步笑五十步」等似是而非的觀念來誤導民眾。馬政府為了讓含瘦肉精美牛進口,不惜以本土豬驗出「沙酊胺醇」的手法,賭上豬價可能崩盤的風險,不啻是置豬農之生計於不顧,試問這是在照顧美國牛農?抑或是台灣豬農?

再者,即使台灣有少數不肖豬農偷用「沙酊胺醇」,也僅涉及加強取締問題,而不應做為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的藉口。換言之,不能因為國內有人違法使用塑化劑、三聚氰胺、孔雀石綠等藥物,就要「比爛」或認為「多一項沒差」,而全面開放使用瘦肉精。

(作者葉昱呈 為地方農政公務員)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