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2自由時報  雙十節講話包藏禍心

上一頁 下一頁
 

20121012自由時報  

馬英九總統雙十節「不畏艱險.攜手向前」講話,以拚經濟為重點,似乎對人民的普遍關切有所回應,因為民調顯示有超過九成民眾對經濟前景悲觀。從「作文」的角度看,其中所謂「四大方向」,四十八個字排列整齊,標題性十足。如果是剛上任的總統以此號召,也許還有人欣賞;但從「六三三」以來,「假、大、空」的口號喊多了,老梗再現,於改善坐困愁城的民生經濟現狀,提升公眾對馬政府的信心,或拉抬只剩十幾趴的馬英九民調,恐無助益。

另一方面,這一講話暗藏玄機,令人不得不警覺。其中,「通盤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儘速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在表面的「服務兩岸人民」目的之外,一直以「終極統一」為治國理念的馬英九,究竟打什麼主意?在他任命親信與「白紙」分掌陸委會及海基會之後,透過修法及互設辦事機構,以根本改變兩岸關係,進一步削弱國家主權地位的圖謀,台灣社會不能不防。

更現實而立即的動作,是加速與中國經濟統合。馬英九當天上午說,要「大幅放寬外來資金投入產業的限制;未來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經濟部長施顏祥下午立即宣稱將加緊開放中國資金前來,從現今的許可制,「儘量開放」,「預期(鬆綁)幅度不會太小」。儘管製造業已對中資開放項目達九十八%,服務業與公共建設項目也超過一半,馬政府將再積極開放,且放寬控股比率不能過半的附加條件。換言之,台灣上班族被迫選擇「中國老闆」的日子,即將到來。

就在馬政府極力把台灣經濟推向中國之際,太平洋彼岸卻傳來迥然相異的做法,值得台灣人民、特別是國會關注。美國國會經過一年調查,本週一發表報告,明指「中國可能利用華為技術、中興通訊兩家公司生產電訊設備中的軟體,從事網路間諜活動,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 )因此敦促美國廠商,尋找其他供應來源,以免損害國家利益。

報告一經公布,加拿大政府立即跟進,將排除華為參與加國通訊網路建置計畫。在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於接到眾多投訴後,決定展開第二階段調查。同時,網通大廠思科(Cisco Systems)終止了與中興的長期合作關係,因為中興把思科產品賣給伊朗。兩家中國廠商引起國際關切,不僅負責人係中國軍情單位出身,曾為國安部門服務,經由通訊資訊設備執行監聽諜報活動,在違反智慧財產權也案例不斷。美國、英國、印度、澳洲都曾以安全考量,拒斥它們參與重要投標採購案。

在台灣,半年前據立委質疑,華為早已布局至少五年,不但透過代理商強力推銷4G手機及通訊標準,也正經由「黨國大老」奔走,列入開放中資投入電信業之列,進而引發「中南海將監聽台灣人的電話」疑慮。事實上,馬英九主政之後對中資來者不拒,已經不是新聞,連維修軍方飛機的亞洲航空日前都傳出有中資介入。如今,儘管有所謂「兼顧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前提,馬英九既一聲令下,假拚經濟與開放之名,對中資不設防地開放,勢必層出不窮。

加速對中資開放,只是馬英九上任以來全面向中國傾斜的一端。他大舉開放中國客前來觀光,重量不重質,降低國內旅遊品質。他大膽開放科技業西進,掏空產業、技術及人才。如今,中國經濟面臨困境,所謂「世界工廠」不再,他與政媒同路人又炮製「世界市場」幻影,企圖讓台灣經濟繼續鎖定中國。然而,台灣當前的薪水不漲、產業斷鏈、創新不足、國際化落後、以商逼政形勢既成,全都可追溯當年大膽西進或西進卻未強本。未妥善處理與中國經貿關係,既是問題根源,繼續傾斜,只有招致更大後患。以美國國力之強,對中資猶如此戒慎恐懼,要避免國家安全與利益繼續斷送,國會不分黨派不應再做馬政府的橡皮圖章,台灣人民也必須起而反對種種對中國不設防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