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6自由時報  陳生慶 江炳興 軍人

上一頁 下一頁
 

20121016自由時報 

十一日報載,龍應台將白色恐怖受難者江炳興遺書,親赴台中江家交付家屬。遲來四十二年的遺書,龍應台僅感慨地表示「慚愧」,且盼國家不要再走回頭路。只是,台灣有因為政治受難者的相繼殞命、血染鄉土,而讓行政機關覺醒,徹底脫離黨國體制魔掌的掌控?

一九八七年,時任陸軍北部某師陳生慶上尉(陸官七十一年班,與現任彭防部指揮官周皓瑜中將同期),宣誓加入民進黨,引起國防部高度重視,隨即檢討陳員調任外島,陳員軍旅生涯戛然而止。一九八八年十一月,筆者與年次應屆三軍五校畢業生近千餘眾,於政戰學校實施為期兩週「反共復國教育」;某日上午輪值宣教之國防部總政戰部空軍少將處長,舉陳生慶為例,強調:「陳生慶加入民進黨,就是搞兵變」。現任國防部部長乃時任陸軍官校學指部少將指揮官,渠必也洗耳恭聽,乃屬當然。

五十年前,江炳興、黃重光、吳炳坤、陳新吉等台中一中畢業從軍的精英(參閱台灣白色恐怖檔案),因選擇當時不見容的理念,或死或囚;當亡者俱成灰時,國軍是否已因政黨輪替、民主深化,由黨軍成為國家的軍隊?「儲蓉報告」結論略:「有什麼樣的軍校教育就有什麼樣的軍校生,有什麼樣的軍校生就有什麼樣的軍人」(楊憲宏,人間雜誌第四十三期,一九八九.○三);期盼,我們的軍人都能以服從「憲法」、保衛「國家」、愛護「人民」為榮!

(作者遲宗民 為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