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6自由時報
美國美中經濟及保安關係檢討委員會最近呈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對香港的新聞自由有著很不客氣的批評,在報告中點名的《成報》以及《南華早報》,其為中國作倀的行為,受到美國官方報告的批評,公信力可謂盡失。
筆者曾經任職《成報》以及《南華早報》旗下網站scmp.com,因此對其怎樣由反共傳媒淪落成為中國打手有親身體驗,在此可以分享一下。
《成報》本是老牌報章,後來創辦人家族無意經營下去,乾脆賣盤,中資財團趁機買入。由於中資財團一般管理甚爛,所以傳媒落入中資財團手中,水準都越來越低,銷量完全見不得人,長期依賴北京提供經費生存。除了《成報》,亞洲電視也是典型例子。中國花錢養蝕本傳媒,意在占著知名品牌或大氣電波頻道不放。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本屬梅鐸新聞集團擁有,後來賣予馬來西亞背景的嘉里集團。急於開拓中國市場的商人,通常不視傳媒為賺錢生意,他們透過將傳媒染紅,然後討好中國,以便賺更多的錢。筆者任職scmp.com期間,便適值管理階層找藉口炒掉敢言的中國版主管林和立,後來反共的《南華早報》記者一個又一個離開。等到最近由有中國政協身分的王向偉擔任總編,與中方關係密切的前無線記者譚衛兒成為高層,反共的《南華早報》人已跑得七七八八。
像《成報》這樣直接染紅,台灣立法監管不難,只差NCC有沒有決心立法。最可怕的是《南華早報》式染紅,由《中國時報》的恐怖表現,到近日壹傳媒台灣業務收購案,都明顯有當年《南華早報》被染紅歷史重演的痕跡。因此,台灣人一定不能讓背景可疑的商人吞掉壹傳媒,否則後果嚴重。由有台灣心、不會想在中國開拓業務的財團與黎智英商談合併,可能是更符合台灣利益的方案。
(作者黃世澤 為居港英籍時事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