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7自由時報  培養台灣明日紅星

上一頁 下一頁
 

20130117自由時報 

陸生或中生在台灣唸學位的利弊如剝洋蔥,左一層利,右一層弊,看似有利有弊,但重要的是,洋蔥的中心是利還是弊?有利主要是陸生可瞭解台灣民主自由社會與台灣反統民意,筆者認為,中生是國共培養之台灣未來接班人,但因中國人口多,極少數中生回中國起不了大作用。一般談弊病有列出搶奪教育資源,與骨牌效應的在台就業、承認中國學歷、取得國籍等。但是,中生在台唸學位的核心可能是:中生是國共培養之台灣未來的領導階層。

生物學實驗上有個「煮蛙效應」,就是如果把青蛙放進沸水中,青蛙一碰到熱水,會立即奮力一躍跳出鍋中;但是如果把青蛙放進冷水鍋中,慢慢加溫,青蛙適應漸變的溫度,不會反抗,等到水燙得無法忍受時,青蛙再想跳出時已四肢無力,最終死在鍋中。

如果兩岸「統一」,由中國直接治理台灣,他們不懂台灣,政策常會讓台灣人跳起來,明裡暗地與中國對抗。但政治不能像壓力鍋,稍微聰明的統治者,不到保衛政權的一刻,都會避免公然使用暴力,所以都會採用溫水煮青蛙策略,讓人民在懷疑與怠惰中,被套上手銬腳鐐。

香港特首與主要官員是港人,所以香港還可說是港人治港,這些人被稱為香港的「第一管治隊伍」。但是,中國認為不是自己人還是不好用,他們很早就安排未來由他們所屬意的中國人治港。這些人只是中國港辦的官員還不夠,最好是長期在香港居住與工作,其中也包括在港讀大學的中國學生,這些人被稱為香港的「第二管治隊伍」,也就是下一階段的接班團隊。

如果兩岸「統一」,國民黨將會是中國認可的「第一管治隊伍」。中生再加上一些台生,則將是中國安排接班國民黨或下一梯次的「第二管治隊伍」。



(作者陳哲 為「網友行動平台.台灣茉莉花革命」與「人權陣線」社團召集人)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