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4自由時報
郭董對於博士生賣雞排事件不以為然,並認為應課徵教育浪費稅,此說法不但對教育完全外行,連對租稅也是一知半解,並充滿職業歧視與挑釁。
教育不是職業的先修班,學校的任務也不是在為職場做服務,念那一科系就一定要從事那一個行業,那完全是從企業供給需求的狹窄觀點去看教育,事實上,跨科系的交流與體驗反而是教育所鼓勵的,至於職業的選擇,那是學生要對自己負責,學校只能培養學生選擇的能力,不應該過問,更不應該去判斷學生選擇的結果。
用租稅來懲罰教育資源的浪費,更是荒唐,基於量能課稅原則,只有可以金錢衡量的經濟成果實現(如所得或財產),才有租稅的問題,學生在學校念書,縱然有享受到教育資源,然而該教育資源並非以任何可以金錢衡量的形式實現,很多學生甚至還是背負貸款去就學,何來經濟成果?實現了什麼?要如何課稅?再說,國家資源配置出了問題,學生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不敢檢討國家政策,反而去懲罰學生,郭董的高見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盧世寧 為成大法律系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