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4自由時報  台灣青年要自己的青年節

上一頁 下一頁
 

20130324自由時報  

我國中時候,在國文課本裡讀到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深深為革命先烈的犧牲奉獻精神所感動。直到念研究所了解台灣歷史,才稱得上是個「有台灣歷史記憶的人」。此後,每年三月下旬,就覺得三月廿九日「青年節」對台灣人不但毫無意義,而且很像台語的「天公生咧迎媽祖」(牛頭不對馬嘴)。

一九一一年三月廿九日,在中國廣州發生的武裝革命—黃花崗之役,是青年節的由來。在週休二日未實施前,這一天可是國定假日。現在改為紀念而不放假。由首長在全國各地的忠烈祠舉行公祭,十大傑出青年也在這一天舉行表揚。在台北市忠烈祠入口牆壁,還雕刻有黃花崗革命的故事。但這個青年節,卻是與台灣歷史完全脫節的節日,全是中國國民黨黨史的觀點。因為一九一一年三月的台灣,是日本合法擁有台灣主權的明治四十四年,台灣風平浪靜,政治、經濟、衛生等各方面水準都高於中國。

中國國民黨強佔台灣之後移植入台的青年節,是僅靠政治宣傳以及洗腦教育所建構而成,根本無法感動台灣人的心。事實上,台灣的青年一樣有過轟轟烈烈的事蹟,足以做為楷模:

一九二○年台灣人留學東京的留學生組成「新民會」,發行《台灣青年》,這《台灣青年》可是日治時期台灣人唯一的喉舌—台灣民報的種子。以新民會的青年為班底,在一九二一至一九三四年,十四年共計十五次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期成台灣人有自己的議會,能有立法權、預算審查權,並向日本政府爭取賦予自治的權利。一九二一年十月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更是以醫治台灣人的「知識營養不良症」、助長台灣文化發達為宗旨,成為當時諸多民族運動、社會運動的大本營。這些為台灣前途打拚的留學東京的青年,成員中包括蔣渭水、蔡培火、蔡惠如、林幼春等都曾因此入監,其愛台、護台的情操,更適合作台灣青年的榜樣。何況,他們的兒孫們可能就是你我的親友、同事、同學!

世界各國的慶祝活動都會融入在地的歷史與文化(如美國的感恩節),而日治時期參與政治社會運動的人,其後代,至今仍是活生生的歷史見證人。輔以故居、故景,其人其事,這樣的慶祝活動才有意義,也才能感動人。

(作者黃招榮 為國小教師,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所碩士)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