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6自由時報  台灣史,怎麼讀

上一頁 下一頁
 

20130416自由時報 

大多台灣人民對於自己歷史之無知,也無興趣知之,為有心人所擔憂。在國民黨長期徹底洗腦教育之下,實難期待忙於功課的一般學生、忙於工作的社會人士或忙於家務的家庭主婦,抽空自修之。另一方面,台灣史書雖然汗牛充棟,有的枯燥乏味,讀來無趣;有的充滿主觀,扭曲真相,令人厭惡。如此惡性循環,遂使台灣人民失去歷史視野,未曾建立屬於自己獨特健全的史觀,從本身特有的歷史立場,觀察和分析現在、眺望和思考未來;無異失憶的亡民,像無根的水草,隨波浮沉,其命運取決於國際風雲,任由外來勢力操縱、收買、分化。雖然產業發達,其任人擺佈的程度,全球罕見,當其自主的存在備受蹂躪之威脅時,會不會憤而奮發團結反抗,乃決定其永久命運的最後考驗。此時,人民有無強烈歷史意識,對祖先幾百年慘澹耕耘經營及其悲運,徹底認識、記取教訓,則是一重要關鍵。

近有學者作家頗有創意,有的以長篇漫畫描寫台灣歷史,博得少年兒童歡迎。尤有權威學者發表巨著,以問答方式,就人們對於台灣歷史懷有的大小疑問,不論鉅細,基於多年鑽研的成果,深入淺出,做客觀清楚的解釋,從「台灣名稱之由來」「台灣是否自古屬於中國?」「什麼是平埔族?」等核心課題,以至於「台灣島上曾插過幾種『國旗』?」「台灣歌謠與歷史有何關係?」「外籍勞工何時開始進入台灣?」「台灣何時開始築城?日本政府如何處理之?」「台灣無老虎,為何『台灣民主國』國旗是老虎旗?」「為何台北出現外國人名的道路,如『羅斯福路』『麥克阿瑟公路』?」「台南孔廟門上,為何掛有『台灣首學』匾額?」「台灣政治場域何時開始出現『藍』與『綠』?其有何不同?」「何謂黑金政治?」等,令人好奇,讀來興味旺然,欲罷不能。但願這類另開新路的新鮮創作陸續出現,使人民對自己的歷史發生興趣,有較深了解,早日成為「正常的國民」。

(作者彭明敏 為前總統府資政)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