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5自由時報

凱達格蘭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左三)昨在「從扁政府八年執政的中國政策談起」座談會上表示,中國對台讓利的背後充滿政治目的。
(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凱達格蘭基金會昨舉辦民進黨贏的策略—「從扁政府八年執政的中國政策談起」座談會,民進黨立委陳唐山指出,扁政府時期,兩岸的進出口比例並未與馬政府相差很多,表示扁未讓渡主權,也能換來兩岸經貿發展,而馬英九總統最近推動服貿協議遭到民意反彈,這表示選民已經認清,讓利的背後充滿政治目的。
賴怡忠︰被「一中」進逼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賴怡忠也認為,扁政府時期,台灣不用承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兩岸間的三通、包機直航依舊可完成,中國也必須要讓步,反倒是馬政府上台後,許多事務性協商都被加上九二共識的前提,中國現在更以一中框架取代九二共識,步步進逼。
游盈隆︰扁提升台灣認同
除了經濟面之外,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游盈隆認為,在政治上,扁政府執政對於台灣主體性認同有很大貢獻,許多民調都顯示,台灣的主體性認同在扁執政後提升至少二十%。
至於這些認同為何沒有轉化為選票,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表示,這是因民進黨一遇到選舉,就面臨主權獨立和兩岸和平發展的衝突,和平發展其實打的是恐嚇牌,民進黨在二○一二年大選並非輸給九二共識,而是因為講不清楚中國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