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
— 吳金鍊(1913-1947)


"《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對時政及社會不公現象,敢於批評、揭露,228事變時,每日大篇幅漢、日文對照,報導各地228事件消息,一生服務於報業。參與組織『台灣海外青年復員促進委員會』,照顧遭政府遺棄台籍日兵之善舉,遭國府流亡殖民政權羅織「陰謀叛亂首要」罪名,予以逮捕殺害。
伐暴揚善的精神……應復刻台灣人心中,矢志追隨。(by Susan)"


台北市人,日本東京青山學院文學部畢業,1934年回台後在當時台灣民族運動、政治運動的機關報《台灣新民報社》工作,先後擔任該報的台南支局長、蘭陽支局長、總社社會部、總社政治部。隨著中日戰爭機化,在日政當局高壓之下,《台灣新民報社》被迫改為《興南新聞》,吳金鍊為該報政治部次長,兼論說委員。

日本投降前一年,台灣總督府強迫全島大家報紙《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日報》、《興南新聞》、《台灣新聞》、《高雄新報》、《東台灣新報》---統合改為《台灣新報》;終戰後,《台灣新報》被國民政府接收,改組為《台灣新生報》,由李萬居主持。當時因為絕大部分的台人未諳北京話文,因終戰此初期《台灣新生報》闢有日文版,以為過渡期,吳金鍊為該報日文版總編輯。

當時日文版的記者、編輯,清一色都是台籍人士,是原來的《台灣新報》的人員被留用下來;而中文版的人員,引進較多新人,在同一編輯室,分成兩個陣營,加上又有言語上和習慣的差異,無法互相親近。此外,新來的記者,比本地記者多拿一倍薪水。兩版之間的隔閡,不僅表現在差別待遇,兩版的內容也大有所異,日文版對於時政及社會不公平的現象,敢於批評、揭露,實有與政府對立的言論,因此遭當局之忌。1946年,該報日文版終於被廢,同時其他的日文報紙也被全面禁止。

1947年2月27日延平北路發生緝煙血案,群情激昂,當晚群眾湧到台灣新生報社,要求報社照實報導事件狀況,此後《台灣新生報》每日大篇幅報導各地二二八事件的消息,並且中、日文對照。《新生報》趁機恢復了日文版,社長李萬居還因此受到軍人和警察襲擊,不過由於他具有參謀的軍籍頭銜,因而得以無事,總編輯吳金鍊與總經理阮朝日在數日之後都被捕殺。

3月12日,吳金鍊赴報社上班,黑頭轎車到報社將吳總編輯強行帶走,一去不回。與該報總經理阮朝日一樣,均遭羅織「陰謀叛亂首要」罪名,被國府軍予以逮捕。吳金鍊被捉走後,有數位軍人闖入他的住所,將家中的家具、書籍拋出屋外,任其淋雨,就連當時懷孕在身的吳妻,亦被無情趕出屋外淋雨,頓失住所。
(摘錄自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