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農曆初一聖山的朝聖,將提供同修作麵糰摔揉、麵包塑形、麵包刻紋等等療癒製作橋段,希望同修能夠共同參與。最後完成自己獨特的麵包後,並刻上任何記號以供辨識自己獨特的麵包,復刻歐式鄉村麵包就一直維持著飾粉的習慣。同修們留下大年初一共同做麵包的回憶,這是不是很珍貴呢?
東京電視台報導史明。史明語 :「台灣一定會獨立,因為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受難者遺屬承受七十八年無法言說的痛,猶只能對茫茫虛空追念。沒有真相與轉型正義的包容,包容空氣嗎?
阮頭家被抓去以後,無薪水回來要怎麼辦?豬若吃那樣,阮就吃那樣。阮有一點田,灑點稻仔,有的有出穗,有的還未出穗,厝內無得吃,我就用手去弄一些稻仔回來吃,一天弄無多少,弄得我手都破皮流血,再無得吃,就去撿蕃薯,隨豬仔吃,豬仔若吃那樣,阮就吃那樣,平時滾蕃薯給豬仔吃,阮若工作做做回來厝,腹肚餓,就先留一鼎(鍋)蕃薯在灶頭,先提蕃薯去給豬仔吃,豬在吃,阮也在吃那鼎留在灶頭的蕃薯,彼時阮都是撿蕃薯來過頓(過日子)。
如果歷史的觀點來看,教育已經在台灣社會、庶民生活延伸開來,到今日台灣是不是要獨立的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問題,而是歷史的糾葛問題,其實獨立的本質來看不是塑造英雄與領導,而是普世的公民素養教育,過去的習慣是教養出依靠他人的習慣,沒有理由讓十五%的人控制八十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