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曾提出同心圓史觀,同心圓史觀是一種價值觀念,每一個主體,都有一個圓心。
陳慧齡導演做的正是杜部長的同心圓概念,先從家庭、社區、縣市、國家、世界這樣的脈絡為根基,譜寫出自己的故事、歷史。
原預期,會像看恐怖片,雖未如所料,但仍驚恐、沉重,如果我生活在當今香港的氣氛中,多麼駭人!?
林信雄先生(陳定南教育基金會志工團前團長、人民作主志工),在疫情減緩的3月,例行帶團到南投信義參加「玉山星空音樂會」,主角為原住民,也例行到訪台灣聖山。
咱祖媽如此英勇,當台灣面臨烏克蘭情況時,台灣祖媽會怎做?我們該怎麼做?烏克蘭遭受俄國入侵 ,烏克蘭總統與人民抵死保衛國家,連阿婆都端起槍。是強烈的決心感動世人,贏得尊敬與奧援。
1951年11月廖文毅兩次率領台獨代表團,參加在日本舉行的世界聯邦亞細亞會議,強調台灣人民有權利投票決定台灣前途;要求於聯合國討論此案。1955年4月18日參加印尼的國際亞非會議,提出防止國民黨在台灣施行獨裁統治,唯有台灣獨立亞洲才能和平的主張。
台灣自19世紀一百多年來,遭受三個政權的統治,台灣人一方面要被迫接外來者的教育與文化,一方面又想突破種種的壓迫,提昇台灣人地位,因此充滿許多辛酸又意氣高昂的奮鬥事蹟,張炎憲教授以清朝到日治時代晚期,六位台灣的人物為縮影,來看台灣時代的脈絡。
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會自認為台灣人,KMT在台灣的外省族群,會自認為台灣人的人比例不很多,第一代少之又少,為什麼?大家可以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