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很大的希望為老師祈禱,相信老師能平安回來,因為老師溫文的外表下其實有著反逆的因子、不屈不懼的硬骨。出現在台灣的第一本台灣人四百年史是您從日本夾帶回台的;憑著一股憨膽,史明歐吉桑回台的第一場演講是您主持的,因當時沒人敢主持。這樣的您怎會屈從死神的召喚,我阿Q的想著!
代表台灣神指標的聖山運動,成為運作台灣未來命運的無形應化有形世界的中心點,參與聖山的建設和追思活動,成為最具有消業化厄,大厄化小,小厄化無,培功立德的效果。盡一分力達十分功,於聖山行動之時,有著神祕法喜的互應。
台灣屢被外來政權統治,台灣人事蹟常被淹沒或貶低。因此重建台灣人的歷史傳承,傳遞台灣人的歷史經驗,肯定台灣人的成就是「台灣神」努力的目標。
炎憲是思想的實踐者。他信守批判史學的準則,論述錘煉見解,由見解而形成概念,但凡所論述不能脫離堅實可信的史料。然而一個不曾當家作主的民族,她的史料往往多是她的統治者留下的,不能反應歷史的真象,也不代表她的心聲。因此,炎憲一生致力發掘史料,尤其是被遺忘或不敢出聲的史料,任職中研院時期千辛萬苦 進行二二八口述歷史訪談,即是他政治思想也是史學思想的實踐。
閱讀這本書雖然帶給我淒涼的感受,但隨之而來的感動卻令我熱淚盈眶。2013年4月19日阿扁總統移監台中監獄,4月22日起台灣神道的同修在楊緒東醫師的號召下,志工媽媽負責煮飯備餐,送餐志工負責送到監獄傳給阿扁總統。
歷史往往是事後回顧,才會看得清楚,了解當時的情境和事情的原委。閱讀這本書,也要有這樣的心情和同理心,才能體會出台灣神同修與陳水扁總統之間,透過書信往來想要傳達的信念和意義。
如果能將社會、信仰和個人三者融合在一起欣賞閱讀這本書,不僅能理解作者的用心,更能體會出台灣人在追求國家獨立自主所抒發出的信仰力量和堅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