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首頁 arrow 留言版


留言版

發表留言


網路組    2015-08-06, 12:09:06 | 未填寫住址
【投書】天然台、天然獨、天生台灣人

發佈於 2015年8月4日

文/林宇廷

我,林宇廷,1995年出生,今年20歲,今天要說的故事,從兩天假日、一份課綱開始。

2001年1月1日,中華民國對台灣實施周休二日制度。

2001年,陳水扁政府重新修定課綱,由清大歷史系教授張元擔任歷史科課綱召集委員,台灣史首次獨立成冊。

2003年,這份課綱首次公開,受到立法委員及媒體抨擊,國民黨立委洪秀柱等人批評這份課綱具台獨思想,張元因此辭去召集人職位,課綱修訂暫停。

2004年教育部長杜正勝任內,這份課綱被重新推動,以「普通高級中學暫行課程綱要(95暫綱)」名稱公布,在2006年(民國95年)開始使用。

2001這年秋天,我進入小學就讀。

2006年,本土課綱實施,我正要進入小學最後一年。

所以我自第一天使用歷史課本(國小只有「社會」課本),就是接觸完完整整的本土課綱。

我這一代以降,天生就內建周休二日與本土史地意識,所以我們走到今天,進入社會,成為公民,我們再也不能像先人一樣忍受不正常的工作時數,再也不能按捺對台灣土地的求知慾,再也不能忽視台灣社會無所不在的謊言。

再也不能,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我們台灣人被中華民國、大日本帝國、大清帝國、大明帝國、荷蘭共和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殖民、壓迫、屠殺四百年,而今終於有一份自己撰寫的歷史,並且能夠列入正規教育。

我們這一代台灣人,是乾淨清白,不願、不能、不准許被押著扭曲認同的世代。

我們不必崇拜任何人的山河,自己就擁有268座3000米級大山的雄偉,以及擁有整片西太平洋的遼闊。

我們孕育豐美的南島語族文化,並吸納整個大東亞文化的精華,接受任何子民在此追求自由。

我們是充滿希望、快樂、不屈不撓的台灣人。

而這裡是婆娑之洋,美麗之島,這才是真正的台灣。

Liru / 敏牽    2015-08-02, 14:34:52 | 未填寫住址
史明要黃國昌轉達 NATPA扮演國際發聲角色

「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宣布台獨運動先行者史明與中研院研究員黃國昌兩人榮獲第一屆「廖述宗教授紀念獎」。由於史明年事已高,不便前往美國親自領獎,黃國昌日前特地帶著新竹水蜜桃前往拜會史明,聽聽史明有什麼話,需要他在頒獎會上轉達。史明除了表達感謝(NATPA)好意之外,也感到「無上光榮」。他希望黃國昌向(NATPA)轉達,台灣人對國際局勢動態的演變,關注的意識比較低,NATPA剛好可以扮演向國際發聲的角色,來表明台灣的立場。

史明說,北美洲教授協會可以說台灣人的菁英,「愛台灣的心肝,不會比島內民眾少」,但要有具體行動,才能讓大家改變觀念。他建議NATPA成立「台灣國際情勢因應小組」,凡是國際上輿論或重要人物、政治團體或政界對台灣前途發表意見,NATPA可以發揮影響力,寫信、去電致意或是在媒體發表同意與否的意見,表達台灣人的心聲,否則有些談話明明對台灣不利,但是島內團體沒有意識到事態嚴重性,來予以回應,這會讓國際社會誤以為台灣人也默認這樣的情勢發展,如此下去對台灣相當不利。
史明也當場稱許黃國昌與太陽花運動夥伴們,佔領立法院議場並向社會強烈表達反服貿的立場,這個行動可以說打破社會運動紀錄,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爬了很大一個階梯,他感到很欣慰。

對於太陽花運動所捲起風潮,促成「公民社會」的覺醒,史明向黃國昌表示,「你真熱情、有正義感、很純粹」、「現在是你們的時代了,我們已經老了,一切拜託你們了」。

面對目前獨派小黨林立,史明表達他的憂心,他也知道民進黨有缺點,但在讓國民黨下台前提下,這次總統選舉,必須唯一支持蔡英文拿到總統位置,同時立場、理念、戰略也不能改變,其餘戰術如何運用都可以談。

對於高中生反對課綱微調引起的抗爭,卻遭到教育部長控告,黃國昌特地拿出「堅持台灣主體,反對黑箱課綱」訴求,希望與史明拍照,並給予高中學生精神支持。史明對於年輕人勇於表達自己主張的魄力,感到相當欣慰,同時也希望他們堅持下去。
史明與黃國昌在會面一個多鐘頭當中,多次表達很高興與黃見面,嘴邊不時說著「請指教、拜託你、如果你同意」等語,完全沒有前輩的真正「指教」的架勢,黃國昌則整場「是!是!是!」,靜靜聽取史明前輩的人生經驗及革命理論,專心紀錄關鍵語。

黃國昌也允諾從美國參加「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頒獎典禮返台後,會再前來拜訪,同時也會把林飛帆一起帶來。

網路組    2015-07-27, 10:05:16 | 未填寫住址
「鏡頭下的白色人生第2輯」
https://youtu.be/viqe5Qa3NHg

「把你脫光光澆糖水讓螞蟻咬」、「打到胎兒墜地」 白色恐怖刑求的寫實畫作曝光

葉瑜娟 2015年07月26日 07:00

「這個叫螞蟻上樹,把你脫光光澆糖水,讓螞蟻來咬,咬的痛得要死,然後拿那個寫好的口供就叫你按……然後這個拔指甲,指甲拔了,你就痛得要死、會暈過去,你就會承認說有參加、有誰有誰……還有這個,叫做跪冰塊,跪在冰塊裡一邊跪一邊打,你一定會承認,然後不久以後就被抓去槍斃……」

講解著手中一幅幅由丈夫所繪製的刑求畫作,白色恐怖受難者張常美的語氣逐漸激動了起來,好像螞蟻上樹、拔指甲及跪冰塊等酷刑正血淋淋地發生在眼前一般,這些對於年輕一輩來說只存在於諜報電影或電視劇中的畫面,卻是許多白色恐怖受難者真實經歷過的人生。

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拍攝的《鏡頭下的白色人生第二輯》紀錄片中,張常美是影片內19位受訪者中唯一的女性,她在幾乎清一色男性的座談記者會上也顯得格外突出;或許是性別、或許是故事,也或許是本身活潑敢言的性格使然,張常美不論到哪都是媒體焦點,在接受採訪時也忍不住直率地碎念著「那時女孩少,大家總是喜歡訪問我…」

張常美的人生際遇的確充滿故事性。出生於1931年的張常美,18歲時因參加學校自治會而被捕,在12年的監獄生涯中,與夫婿歐陽劍華相戀,出獄後夫妻倆靠著歐陽劍華創作字畫維生,並極力培養小孩走藝術之路,其女為知名舞蹈家歐陽慧珍,曾創作舞劇《浮生─我愛的人在火燒島》,描述雙親受難、相戀並成家的故事。而除了本身的際遇,張常美也分享了一些其他女性受難者的故事。

「真倒楣!」 參加自治會入獄 遭判刑12年

談起入獄經過,張常美忍不住大呼「真倒楣!」。她說,被捕那年她才高一,由於自己擔任班長而參加學校的自治會,在某天卻傳出自治會的會長是共產黨黨員,自治會十幾個成員在三更半夜被抓走,即使張常美說自己並不知情但仍無法倖免,成為全校唯一被捕的女生,最後被以「參加叛亂組織」的罪名遭判刑12年。

「關進去1個多月之後,三更半夜才叫去問阿!然後很大的燈就這樣照著,特務坐得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他就說『你幾歲啊?叫什麼名字啊?在哪裡讀書啊?你認識某某人嗎?』這一類的,然後就說好啦好啦,你們會長說你們也參加共產黨!我說我不可能啊、我不知道阿!他說你只是不知道而已,早就讓你參加了!然後就說好啦好啦,很晚了,趕快在這裡蓋個手印、印個章就去睡覺。然後都沒有給我看。我那時候傻裡傻氣,也不知道這麼嚴重,就這麼回去。」張常美說明當初被逼供的過程,她說當時年幼的自己並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後來才了解當時特務早就把自白書寫好,逼供時只要囚犯蓋手印。

咬舌、獄中產子 女性受難者的辛酸血淚

張常美描述,獄中女囚形形色色,年紀較小的自己都跟年紀較大的女囚們玩在一起,裡面有台大的、國防醫學院的,有台南女中、新竹女中還有北一女,甚至也有大肚子的......說到這裡,她開始翻找自己隨身攜帶的布袋,拿出一幅幅由先生繪製的刑求畫作,畫著拔指甲、坐板凳、跪冰塊及「螞蟻上樹」等等酷刑,每幅畫都能勾起人最奇妙的痛覺同理,彷彿自己也被拔了指甲、遭螞蟻嚙咬般的痛苦難受,其中2幅刑求女性的畫作,更是令人不忍卒睹。

在其中1幅畫中,1個女人被自己的長髮高高吊在樑柱上,一旁穿著制服的軍官持續對她刑求,而在她腳下,則是一攤鮮血及1個呱呱落地的胎兒;另一幅畫中,2位苦瓜臉、著國民政府軍服的男子,把1位下半身赤裸的女子架在1條粗麻繩上,女子的下體緊鄰著粗麻繩,麻繩上沾滿鮮血,女子則面露呼救的痛苦神情,雖然曾在諜報片中看過這種刑求方式,再看一次時我仍忍不住瞇起眼、別過了頭。

張常美說,這些刑求畫面有些是她親眼所見、有些是她或先生聽來的,她認為用講的無法讓人感受到酷刑的傷害,因而要求先生畫成圖,讓更多人能理解當時政府的暴行。她指著女人跨坐在繩子上的那幅畫說,「這個姓沈的,《新生報》記者被這樣用,繩子上面流血啊…她就說好好好、把我放下來、我承認、我先換個衣服,換好衣服後就咬舌頭死掉了,生不如死啊!」講的正是作家柏楊書中所描述的《新生報》記者沈嫄璋。

而另一幅胎兒落地的故事,則是發生在遭國民黨處死的抗日名將李友邦姪子李蒼降之妻身上。張常美說,與李妻同房時,李妻說自己頭髮原本很長,在經過這件事後就剪短了,當時懷孕的她被特務打兩下胎兒就出來了,特務驚覺李妻有身孕後才罷手,所幸該名小孩最後平安出生,長大後考取台大醫學系,目前在行醫救人。

而這並不是唯一一個在獄中生產的例子,張常美說,裡面什麼人都有,她曾經和李友邦的妻子嚴秀峰關過,也曾和小孩關在一起過。她說,白色恐怖最小的受難者為紀錄片導演洪維健,當時洪的父母都在監獄裡,懷孕10月的洪母得以保外生產,不過生完仍要把小孩抱回來繼續坐牢,小孩就跟著母親在牢中長大,直到媽媽獲釋才一起出來。

悲慘世代的小浪漫 張常美獄中結識摯愛

雖然牢裡生活極為痛苦,但談起在獄中與先生歐陽劍華相戀的經過,張常美眼中仍透出一股柔情。當我們在稱讚歐陽劍華的畫作時,張常美便用驕傲的語氣說「當然!他很有天份,不然我怎麼會嫁他?」談起於2011年辭世的丈夫,張常美的語氣中滿是得意。

張常美說,歐陽劍華是個奇才,國樂器、西洋樂器一摸就會,雖然入獄前從來沒跟人學過作畫,但因為自己喜歡畫畫,在獄裡塗鴉也畫出心得,她拿出多張或坐或臥的囚犯速寫,說這些都是歐陽劍華在獄中看著難友畫下的,後來更被綠島蠟像館拿來做為塑造蠟像的模型。

張常美表示,歐陽劍華自小便是孤兒,長大後就讀師範學院,當時響應蔣介石「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隨軍隊來台,在金門當小學校長。張常美說,歐陽劍華才講了1句「老蔣這麼行,怎麼整個大陸丟掉?」便被以「思想不正」被判感訓3年,隨後因無人作保而延押7年,共坐了10年的冤獄。

至於在獄中是怎麼認識彼此的呢?張常美回憶道,歐陽劍華和自己是同一批搭船到綠島,男生共100多個、女生僅30幾個。當時島上女生出來挑水時,所有在外行動的男生都會趕快停下手邊工作觀看,就像閱兵一樣,「他那時就看到我了,就注意到有1個小女生他很喜歡。」不過張常美當時並不知情,直到9個月後調回土城生產教育所後,才得知這位秘密仰慕者的存在。

張常美說,在土城生教所時,歐陽劍華有個同鄉就坐在她後面,看著歐陽劍華一直很喜歡張常美,便自告奮勇幫歐陽遞送情書。「他也不直接給我,就用腳踢我,我就想說他幹什麼、為什麼這樣做,然後過幾天之後,同學跟我講『聽說歐陽劍華給妳一封信,大家都在輪流看』,我就想說好難為情喔,怎麼情書大家傳著看,我就想說一定是後面踢我那個要給我的,後來剛好我旁邊沒有人坐,我就在本子下面大大地寫著『你有東西要給我?』他就真的丟下來給我了,我拿回來看他(歐陽劍華)很會寫,真的很會寫情書、字很漂亮。」

談起2人如何交往,張常美說,當時生教所要演出戲劇《桃花扇》,她被要求扮演其中1個丫頭,雖然張常美一開始拒絕,但生教所主任天天集合女囚照三餐罵,最後迫於壓力只好接演,而熟諳樂器的歐陽劍華也在演出樂隊中,「我們演到10點、11點,我先生就在門口那裡等我走過去。」2人便透過出來演戲、上課的瑣碎時間約會。

為了娶張常美,歐陽劍華努力爭取出獄打拚的機會,當時出獄時仍缺少1位保人,就是張常美的弟弟出面作保的,而2人出獄結婚後,靠著歐陽劍華創作字畫維生,隨著歐陽的作品於日本盛行,生活也日漸寬裕。

多少精英被糟蹋 張常美心中傷痕仍難抹去

在沉痛的白色恐怖歷史中,張常美與歐陽劍華的愛情故事似乎為原先的慘白添加了一點點色彩,讓人窺見時代悲劇下的小小浪漫,不過即使在12年又100天的冤獄生涯中結識了此生的摯愛,也無法沖淡這段歷史對為數眾多無辜人才造成的傷害,就如張常美在紀錄片中所說的,「多少菁英在白色恐怖時代被殺掉、被關掉、被糟蹋掉,我不會原諒,我沒那麼心胸寬大,恨透了、恨透了」,反映的正是每位受難者無法抹去的白色傷痕。

網路組    2015-07-22, 00:10:06 | 未填寫住址
【更新】國際人權組織拍片 籲終生釋扁

http://youtu.be/MxaM9M4lEOE

2015年07月21日12:12

前總統陳水扁之子陳致中今公布由美國華盛頓特區人權行動中心總監傑克希利(Jack Healey)團隊今年3月來台拍攝的《釋放陳水扁》短片。傑克希利在片中說,他原以為陳水扁是腐敗的政客,後來才了解他的審判案子備受爭議,且此案獲得美國國會參眾議員高度專注,希望我國政府可以終身釋放陳水扁。

陳致中今受訪說,華盛頓特區人權行動中心長期都很關心陳水扁的審判案件、獄中人權及身體狀況。傑克希利主動和扁辦接洽,希望可以來台片,希望陳水扁獲得保外就醫外,也讓扁可以獲得終生的釋放。

人權行動中心是個非營利性機構,位於華盛頓特區,由全球知名的人權倡導者及先鋒傑克希利領導。該中心負責處理《世界人權宣言》的相關議題,利用藝術及技術、改革、創造及發展新的策略,以阻止人權侵犯事件。《釋放陳水扁》短片,片長約8分多鐘,由傑克希利(Jack Healey)團隊拍攝。傑克希利說,「我第一次聽到陳水扁,原本以為他不過是一位腐敗的政客;我不希望和他有任何關聯,結果事實卻完全不同:他是一位在監獄受到虐待的人,我開始相信陳水扁在監獄受到的待遇,將反映台灣的未來或是過去。」傑克希利說,過去是充滿暴力,我希望未來不是這樣。

傑克希利說,「我充分瞭解這是一個與人權有關的案例,需要我著手努力。陳水扁被指控六大罪狀,其中一項被判有罪,但是即使在當時,陳水扁的審判仍備受爭議。」

除傑克希利外,前副總統呂秀蓮、立委陳唐山及蕭美琴、高雄市市議員鄭新助、律師鄭文龍、陳水扁醫療小組陳昭姿、郭正典及陳順勝等人也現身該短片中聲援。其中陳順勝說「根據柯P和醫療小組的建議,再回去監獄,只有死路一條。」(陳雅芃/台北報導)

網路組    2015-07-17, 08:45:32 | 未填寫住址
中國抗日八年 台灣抗日四十年

2015-07-10 06:00

◎ 李筱峰

馬英九政府花大錢煞有介事舉辦「對日抗戰七十週年」紀念活動,但卻讓台灣人啼笑皆非。二戰期間,台灣是日本殖民地,哪來對日抗戰八年?馬英九們的思考,不是站在台灣的立場,而是以中國為主體的立場,當然只知有「八年抗戰」。以中國為主體的歷史教育,讓許多蠢蛋以為在二戰末期空襲台灣的是日本飛機;還會讓統媒記者不知道台灣畫家陳澄波早在二二八事件時就被國民黨處決了,播報新聞還會說出「陳澄波為了畫被偷,本人相當緊張」。以中國為主體的歷史教育,會出現前述現象,不足為奇。

但是,當我們強調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教育時,藍色政客就立刻抓狂,像蔡正元那樣扣我們「日本皇民」的帽子。但是他們只負責罵人「日本皇民」,卻沒讀過我們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學者是怎樣寫台灣的抗日史。

他們沒讀過前輩學者王育德教授的《台灣—苦悶的歷史》,沒讀過許世楷教授的《日本統治下の台灣:抵抗と彈压》,沒讀過黃昭堂教授的《台灣總督府》,沒讀過史明先生的《台灣人四百年史》…,更別說年輕一代學者的著作,例如翁佳音的《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陳君愷《狂飆的年代—一九二○年代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簡炯仁《台灣民眾黨》、陳俐甫《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這些台灣主體立場的學者的著作,他們也一本都沒讀過,否則,這些著作中寫那麼多台灣人抗日史(包括武抗與文抗),為何他們還罵為「皇民」史觀?

日本領台的廿年內,台灣平地發生許多武裝抗日,王育德將之分為三期:第一期是一八九五年五月起的台灣民主國保衛戰;第二期是台灣民主國之後(一八九五年底)到一九○二年之間的各地武裝游擊戰,每年都有武裝抗日行動;第三期自一九○七年北埔事件起,到一九一五年噍吧哖事件為止的「抵抗日人殖民地基礎工事的反抗」,年年爆發,計十三起。

到了一九二○年代轉為非武裝抗日運動,由「新民會」拉開序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歷時十四年;蔣渭水結合青年學生及社會菁英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從事啟蒙運動;一九二七年第一個現代性質政黨「台灣民眾黨」誕生;農運方面,二林蔗農抗爭事件後,有「台灣農民組合」(1926.6);工運有「台灣工友總聯盟」(1928.2);激進的「台共」繼而出現…。總之,從右翼的自治運動,到左翼的階級運動,不論自治的要求或獨立的願望,都是抗日的行動。

原住民的抗日更不遑多讓,一九三○年的霧社事件,驚天動地。其他如人止關事件、七腳川事件、太魯閣事件…,都是辛酸血淚的抗日史。

台灣人抗日豈只八年?起碼抗日四十年!還要被外來集團及其奴才罵為「皇民」!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研究所教授)

=======================================

續說抗日

2015-07-17 06:00

◎ 李筱峰

馬英九花了一億元台灣人民血汗錢舉辦「抗戰七十週年」紀念活動,是站在中國立場,而非立足台灣。因此我發表〈中國抗日八年,台灣抗日四十年〉一文回應。拙文刊出後立刻遭到國民黨「黨國史觀」者的攻擊,攻擊我的論點如下:一、不該把台灣抗日時間不斷延伸,拿來對比對日抗戰八年;二、中國抗日不只八年,中日在近代何止打八年?三、現在是中華民國,不是台灣國,不該有台灣史觀,應採中華民國史觀。

我敬答如下:拙文主旨並非在比較中國與台灣的抗日,中國抗戰是屬兩國之間的戰爭,台灣抗日則是「被統治者」對「殖民統治者」的反抗,兩者性質不同,本不能相提並論。拙文主要在指出站在中國立場只知有「八年抗戰」,卻不知台灣抗日的內容。

至於責怪我不該將台灣抗日時間不斷延伸(還說我違背專業)。實則每個專業的台灣史學者,無論台派或統派,都將台灣抗日史分成「武裝抗日」與「非武裝抗日」,時間延伸有四十年,難道這些學者全都違背專業?

再者,關於「中國抗日不只八年」。所謂「八年抗戰」並非我的自創,而是國民黨的習慣說法,但此說並無大錯,須知,日本侵華與中國抗戰的時間並不等同,前者時間較長,後者較短。一九三○年代開始,日本侵華日亟,但當時國民政府多採不抵抗,蔣介石喊出「先安內再攘外」,專打內戰不抗日,所以一九三一年九一八瀋陽事變,老蔣指令東北軍張學良不抵抗,退出東北,落得張學良被稱為「不抵抗將軍」;一九三二年日本入侵淞滬有一二八淞滬之役,並製造滿洲國;一九三三年初日軍侵入華北,國民政府還訂下塘沽協定,讓渡華北。所以這段日軍侵華史,中國並沒有真正抗日。直到一九三六年底,鬱卒的「不抵抗將軍」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才逼迫老蔣抗日。如果中國抗日真的不只八年,老蔣怎麼在盧溝橋事變之後才喊出「犧牲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

至於所謂「沒有台灣國,不該有台灣史觀,應該採中華民國史觀」。答:正因為還未有正式的台灣國,才需要台灣史觀以培養台灣意識,請問是先有美國,還是先有美國的獨立建國意識?以中華民國建國來說亦然,滿清未結束前,如果因為還沒有中華民國,不該有民國意識,中華民國會出現嗎?所以,無台灣意識,台灣就不可能成為正常國家。有了台灣史觀,才能培養台灣意識。至於中華民國史觀,又是啥?中華民國有沒有包括「秋海棠」?有的話,實際並不存在,如此史觀其實便宜了實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中華民僅指台澎金馬,那為何又反對台灣史觀?洪秀柱日前也說課綱應採中華民國史觀,更令人噴飯,一面說不可說中華民國存在,一面強調中華民國史觀,台灣會不會出現精神分裂總統?

(作者李筱峰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研究所教授)

網路組    2015-07-07, 22:53:08 | 未填寫住址
98歷史課綱比101好在哪裡?

吳俊瑩

2015年7月5日的午後,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北區高職聯盟、桃區高校聯盟、蘋果樹公社等聯合在臺北市徐州路國教署臺北辦公室前面舉辦「反黑箱課綱微調陳情抗議活動」。這次活動的主軸訴求的第三點:撤銷本次的課綱微調,使用98課綱。

同學們主張不回歸現行的101課綱,而是回到98課綱,我認為這應該是同學們從5月以來,密集閱讀理解課綱問題後,所提出的明智主張。夭折的98課綱到底好在哪裡?為瞭解它跟101課綱有什麼差別,我製作了一份「98臺灣史課綱變動表」(網址: https://goo.gl/eH2pCZ,在此先跟大家分享我的幾點觀察:

一、乍看之下,你會覺得98課綱說明欄字數又多又長,101課綱看似做了精簡,但如果你仔細看,98課綱的「說明」欄內的內容絕大部分真的只是說明,是在提示教科書編者的書寫方向。例如在「早期臺灣」的單元中,「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的這項重點,說明欄寫道:「有關臺灣史事的明確記錄始於近四、五百年前,但在有文字記錄以前,臺灣島早已存在,並且已有人群居住。本單元先提示臺灣人文地理環境與原住民關係,接著敘述臺灣的史前歷史以及16世紀末以前就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敘事以提綱挈領為原則,不宜瑣碎。」98課綱不但提醒教科書的編者,要提綱挈領,不宜瑣碎,而且只提示編寫的大方向,至於要放入什麼樣的歷史事實,則取決於教科書編者。
您知道嗎?把課綱的「說明」欄填入大量特定的事件,始作俑者是101課綱!「早期臺灣」的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荳事件、郭懷一事件、新港文書;「清朝統治時期」的科舉優惠、迴避本籍任官、鴉片戰爭、羅妹號事件對臺灣衝擊;「日本統治時期」的後壁林之役、噍吧哖事件、霧社事件,土地、舊慣、人口等三大調查,皇民化運動中的改姓氏、「國語」家庭,太平洋戰爭時期出現的慰安婦,介紹《臺灣青年》的創刊、連橫《臺灣通史》等,還有連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也不一定搞得清楚的六三法、三一法、法三號、治安警察法,全部都要寫。「當代臺灣」則有臺灣國際地位確立的過程、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實質外交、保釣運動等等。以上所列出的歷史事件,全部都是101課綱才加進去的。這些事件或事項不是不重要,而是在一綱多本的架構下,課綱理當如同98課綱一般,提示原則性、方向性的指引,至於選擇哪些歷史事實,則是教科書編者的自由。我們之所以認為98課綱是比較「柔」的課綱,理由在此。當課綱的說明欄填滿事件時,試問教科書的編者在課本篇幅有限的情況下,還有多少空間?例如日本統治時代早期對臺灣人的嚴酷鎮壓中,98課綱只提醒編者「介紹其中之一、兩個重大事件」,但101課綱則規定要寫後壁林之役、噍吧哖事件、霧社事件。當然教科書的編者不是不能寫這三起抗日或抗暴事件以外的事情,但課本篇幅就這麼多,這些事件交待完了,還有餘裕嗎?如果照98課綱,教科書的編者,說不定還能夠考慮到自身的銷售市場區域,以該區域的事件為例,不也很好嗎?非得全國的教科書都要寫跟林少貓有關的後壁林之役嗎?

二、98課綱不把課綱當成政令宣傳的工具。「當代臺灣」的單元,在「國民政府的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重點中,關於戰後臺灣主權、國際地位的問題,各方向來有不同的認知,而且各有所本,面對此一課題,98課綱提醒「有關國際交涉事件應依史實敘述,避免主觀的論述」,讓各家教科書的編者得以根據史料陳述相異的觀點,但101課綱硬是改成要說明「臺灣國際地位確立的過程」,這等於是給教科書的編者下指令,非得寫臺灣地位已定論不可。
101課綱在用字遣詞上,特別是日本統治時期,不厭其煩,反覆強調「殖民」一詞。98課綱在主題欄,已經有「殖民統治前期的特色」等字,其下所列重點「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101課綱將它改為「具有殖民性質的經濟發展」,再次強調「殖民」二字,卻刪去「基礎建設」這個不帶價值判斷的用詞。在說明欄中,則將日本時代的經濟發展與基礎建設的本質完全框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標語底下。我們要問:難道所有的基礎建設,都是為了「農業臺灣」嗎?難道「工業日本」就不進行土地、舊慣、人口的調查和普查嗎?這些基礎建設有關工業了誰、農業了誰的問題嗎?真正將特定的意識型態試著灌入課綱,101課綱就已顯露出這樣的傾向了。這次的課綱「微調」看來只是把101課綱王曉波等人「撥亂反正」的未竟之業,再由檢核小組接力完成罷了。

三、98課綱的視野與深度。98課綱提示要從中國化、本土化與全球化三股力量討論戰後的教育、文化問題,這些提綱挈領字眼,全遭101課綱刪除,甚且把「教育文化發展的大勢」改成「教育發展」,並新增「說明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的說明。結果把98課綱原本要求的「大勢」,改成讓教科書的編者寫起各級學校學制演變的流水帳。教科書本來就不太有趣了,這麼一改,更是無聊。然而原本98課綱的說明是「本主題簡單回顧近四百年間臺灣文化的變遷,並介紹在全球化之下生活與思維的改變」。98與101課綱的廣度與深度一比,高下立判。此外,還有關於生活形態的改變中,98課綱特別點出對「新移民對臺灣社會的影響應加以關注」,但101課綱則加以刪除。這合理嗎?是98還是101比較多元,比較富有包容性?吳思華部長不是最喜歡談「多元和包容」嗎?吳部長若真正要推「多元和包容」,那麼更應該恢復98課綱!
以骨架和血肉比喻的話,課綱的「單元」、「主題」可以說是骨架,「說明」則是血肉,傳達整份課綱的核心內容,也理應適當地反映出學界現階段的研究成果與共識。這次課綱「微調」的主戰場,就是在說明欄,檢核小組努力在說明欄強力灌輸所謂「合憲式」的歷史教育與意識型態。他們之所以緊抓不放,原因就是從101課綱起(98不是這樣喔),在教材綱要(即課綱)的編輯凡例,明白說:「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我們從101課綱到「微調」課綱已經了解到,這裡所說的「事項」包括歷史解釋、意識型態,這些都要照課綱來寫。但98課綱無此規定,而是十分尊重教科書編者的寫作自由,它主張:「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宜以『說明』欄中的知識點為基礎,依照各單元的順序,自行安排撰寫的歷史脈絡」。98課綱與101課綱對於「說明」欄的性質界定,截然不同。這樣一份相對而言比較寬鬆的98歷史課綱,不就是許多同學與老師們所希望的「柔性課綱」嗎?這份課綱,一度有機會成為我們可以使用課綱,2008年1月24日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正式公告自2009年8月1日起由高一新生開始實施(民國98年開始實施,所以稱98課綱),但2008年10月27日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第18次會議中,遭繼任的教育部長鄭瑞城在會場完全沒有反對聲音的情況下,悍然擱置再議。98課綱就這麼夭折了,或更確切來說,胎死腹中了。

當同學們頂著烈日,張羅活動,起身抗爭時,比你們年長的我,也想盡一點鍵盤與指間的棉薄之力,讓社會更了解你們主張「撤銷本次的微調課綱,使用98課綱」是合理的、是進步的。我過去曾說,2000年以後高中歷史課綱的發展趨勢,不是鐘擺式的立場擺盪,而是不斷向上進步,然而就在2008年,課綱的進步性開始受到反挫,我們的歷史教育有向下直滑的可能;但2015年的夏天,因為你們的努力,讓我們有機會從谷底往上爬升,向前進!。

謝謝你們,17歲,萬歲!

附記: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可以利用這9張彩色表格(下載網址:https://goo.gl/eH2pCZ),仔細分析98、101到「微調」課綱的變動,你會發現改動的脈絡相當一致。我先說一點,原本鄭氏政權在98放在跟荷、西一起談,101課綱把鄭氏統治時期拉出來單獨談,「微調」課綱再改成「明鄭」等等。這不是一步接一步由客觀陳述走向特定史觀嗎?是向上,還是向下?

網路組    2015-07-01, 12:13:08 | 未填寫住址
蘋論:主動救難的超級公民

2015年07月01日

民主社會和威權體制的差異,從災變的處理也可以看出端倪。以前台灣發生天災,民眾基本上等待政府救援,政府調動軍隊來幫忙救災,民眾沒有自動自發救災動機。那時,政府是家父長,一切靠爸爸。在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時代,民眾受到數十年的嚴格管制,沒有政府的命令,沒人敢動。看到有人傷亡也多見死不救,害怕給自己惹來麻煩。制約反應的源頭必須有個命令,沒這命令,大家一動不如一靜。

威權時代缺少互信

威權時代,路見有人倒地絕不能任意前往救難,因為救人反被賴成加害人而惹禍上身的例子很多。那是個人人不信任人人的時代。白色恐怖鼓勵密告的制度摧毀了人與人的信賴,對災難也沒有動機糾合大眾主動救援,一方面糾結群眾集會是政治大忌;二方面那時也沒有動員群眾的工具像臉書、LINE等社群網路。民主社會一個重要的特質是公民的主動性,例如太陽花運動和八仙塵爆民眾的主動救援,著實讓人感動。

兩種社會還有一項明顯的差別,民主社會出現人為災害時,民眾和媒體的反應是罵政府,例如反應遲鈍、危機管理太差、無能昏瞶等;威權國家發生災害,媒體的反應是歌頌政府救災迅速有效,感謝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解放軍的努力救災云云。天不生某某總書記,萬古如長夜。沒有人敢批評政府的某些缺失導致災難的發生,也不准報導現場狀況。媒體不但要歌功頌德,還要隱瞞災情,像是報導的死亡人數不得超過20人等。明明是人為因素,一定要宣傳成自然災害。1958到1961年的中國大饑荒死亡3000萬人,分明是毛澤東的錯誤政策所造成,政府卻說成是「3年自然災害」,有人敢說出事實真相嗎?當然沒有。

民主社會人性善良

八仙塵爆全台灣社會的主動救援,說明了我們的社會充滿健康的活力和巨大的正向能量,正是這股力量把台灣拉往向上、共善的境界;而這些都與民主開放有關。民主社會的公民文化強調主動積極的介入社會活動,為不正義的事發聲,並且過有尊嚴的生活。公民有尊嚴,就會自愛,人性善良的部分就會自動出現。台灣良善的民主體制創造出人們自動自發的救難動機,是大家犧牲效能尋求尊嚴生活的報酬。

網路組    2015-06-24, 08:52:21 | 未填寫住址
社論》黨國奴隸與世代反抗

2015-06-24 06:00

具有外交背景的胡志強稱:洪秀柱沒有必要訪美,「去了,不見得(台美)關係就會好;不去,也不見得關係就會壞」。他還說:台灣有一個很奇怪的風氣,碰到重大選舉,包括總統候選人、立委候選人、縣市長候選人都要出國取經,「我真的想不出來,去這些地方幹什麼呢?」另,曾任駐美代表的程建人也主張,洪秀柱不用訪美。這些國民黨老人,過去死抱美國的大腿,如今不屑一顧,不是美國對台灣不重要了,而是所謂的「外交休兵」見真章了。

好笑的是,胡志強說:蔡英文美國行雖然很成功,但返國後,碰到國民黨總統初選,蔡英文一定很懊惱,因為出訪的收穫果實,幾乎都被沖淡了,看不到了。蔡英文訪美,人進了白宮、國務院,接著成為《時代雜誌》封面人物,國際觀察都認為台灣政黨輪替已成定局。宮廷內鬥且不精彩,國民黨總統初選沖淡了甚麼?或許有吧,蔡返台前後,光是洪秀柱的脫口秀:一中同表、和平協議、課綱調得不夠、碩士學位、極統色彩、嗆朱立倫、中美三個公報支持九二共識等凸槌,就佔領了主要新聞版面!

國民黨老人可能認為,洪秀柱成為新聞焦點,鎂光燈效果會化為選票。不過,那些負面意義的新聞,似乎只能讓國民黨老人亢奮,多數民眾尤其是年輕世代,恐怕是不敢恭維得很。全國高中職生都串聯起來,反黑箱課綱微調,他們表面上爭的是「課綱」,實際上爭的卻是「國家」層次的價值,只要看他們抗議的是哪些內容就知道了。而國民黨老人,課綱要向中國微調,要爭取十三億的民心。二○一六,他們到底在「選舉」,還是「表忠」?

今天,台灣已經走上民主軌道,民主化之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已經進入公共領域,大家共同關心這塊土地,以及二千三百萬人所組成的共同體。但那些國民黨老人,執政期間玩弄政商關係,將美麗之島重汙染、濫開發,只顧榮華富貴、錢留子孫,而且念念不忘所謂的「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等,完全背離台灣主體性的外來政權史觀。難怪,黑箱課綱微調,年輕世代被迫集體反抗,他們卻猶嫌不足。

從大學生為主的太陽花學運,到高中職生為主的反黑箱課綱微調,在在顯示年輕世代拒當黨國奴隸,爭取國家認同、就業所得、居住正義等。現在的國民黨老人,二十年後幾乎都不在了,但今天的年輕世代那時也才四十來歲,卻要終身淪為那些老人的黨國奴隸,供養畸形的跨海政商集團。這合理嗎?不想當奴隸的人,都會想起來「改變現狀」,拒絕奴隸的命運,也拒絕奴隸世襲制。國民黨老人否決十八歲公民權,讓「憲法」繼續擔任綑綁國家主人的絞索,堪稱老人的「反擊」。

不僅對年輕世代,對台灣也是如此。國民黨老人眼見政黨輪替即將成真,更急著要趕完「九二共識」的最後一哩路。別人要當「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搶當「最統候選人」,她的精神標竿將率領國民黨老人,把「疏美日親中國」、「一中同表」表演得淋漓盡致,同時合理化「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極統」的情緒上來了,再統的主張他們都覺得沒甚麼,反正心不在台灣了。國民黨的中青世代,如果繼續甘當黨國奴隸,前途無亮。

二○一六大選,將是台灣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的分水嶺。牽制台灣認同上升趨勢,「洪同表」的大選任務不是團結求勝,因為「非我族類」也要驅逐出去,完成九月政爭的殘篇。更重要的,「洪同表」要把「馬各表」的內心劇演完,讓「習一中」隔海驗收:台灣到底有多少比例,寧可酣睡做其中國夢,而這將是「習一中」操弄台灣借力使力的依據。可以說,「馬各表」交棒給「洪同表」,賣力跑「聯共制台田徑隊」的最後一哩路;路的盡頭,「習一中」等著接收。而美國,正在重返亞洲。

Liru / 敏牽    2015-06-12, 05:45:35 | 未填寫住址
希拉蕊是個什麼樣的人(一)

2015-06-10
◎王丹

其實,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好笑───好像我跟希拉蕊這位美國政治家多熟悉似的,居然還要介紹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當然,從個人來講,我完全不認識她。不過,做為一個公眾人物,其實很多人跟我一樣,不認識做為個人的她,但是饒有興致地看到很多關於她的事情。我們固然知道,一個政客的外部表現與真實的本人可能有極大差距,但這樣的差距如果能長期掩飾,實屬不易。很多政客往往在其任期內,就被看破手腳了。很多例子近在眼前,我就不贅述了。而希拉蕊從政幾十年了,我不相信她始終給我們看到的,完全是政客的一面,也就是說,我不相信她讓我們看到的表現,幾十年一直都是裝出來的。我相信只要我們在眾多關於她的故事中細細考研,還是可以從一個觀察者的角度,看到一些她的個人特質。

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想觀察她,想寫她?這首先當然是因為,希拉蕊以她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與聲望,以她長期而完整從政的資歷,以她幾乎在美國政壇無可匹敵的籌款能力,都很有可能成為美國下一任總統。也許有些人不愛聽,但是我還是要說,實事求是地講,美國的總統相對來說,還是比其他國家的總統對世界的影響更大一些,這是美國目前的國力導致的。所以有人開玩笑說,美國總統選舉,全世界的人都應當有投票權。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不過,雖然無法參與選擇,但是美國總統是個什麼樣的人,還是一個很有可能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的問題。就算是對自己負責,我也會對「希拉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議題感興趣。

其次是因為,希拉蕊真不是一個普通的人。這個「不普通」,絕對不僅僅是因為她的政治表現,政治資歷,以及政治前景,而是因為做為一個個人,希拉蕊都令人極為好奇。如果你看過一些關於她的傳記,讀過她的《抉擇》,注意到媒體上對她的一舉一動的評論,而且在電視上看到過她的演講或者發言,你都只能用「不是一個普通人」來形容她。這是我對她感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平時比較注意政治家做了什麼事,對於這個政治家「是個什麼樣的人」卻沒有深入探究,我認為這是不對的。舉例來說,一個政治領袖,是不是喜歡閱讀,尤其是在掌權之後是否還能維持一定的閱讀量,我就固執地認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歷史上有太多的證據,證明一些政治領袖做為個人的一些特質,會影響到國家和社會的變化。

關於這個人的「不普通」,有一個經典例子,讓我用來做為我對「希拉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觀察心得的開始吧,因為我覺得還挺有代表性的:

大家都知道,希拉蕊與柯林頓是1971年在耶魯大學法學院念博士時認識的。是柯林頓先看上了希拉蕊,他是這麼喜歡這個出眾的女孩子,於是經常在圖書館走廊相遇的時候,直勾勾地盯著希拉蕊看。想想看,如果你是那個被盯著的女孩子,即使你也喜歡對方,你會怎麼辦?希拉蕊的辦法是:有一天,希拉蕊直接走到又在「直勾勾地看」的克林頓面前,說:「如果你準備一直這樣盯著我,我也準備反過來盯著你。我們至少應該知道彼此的姓名吧?我叫希拉蕊.羅登,你呢?」後來,兩個人在一起了。

我覺得這個小故事極其重要,因為,從中幾乎可以預測到希拉蕊未來的一切個人特質。這些,我們到下一篇再講

Sandra    2015-06-04, 13:42:37 | 未填寫住址
2015-06-01 ( 祈安祈福法會 )沒有mp3檔案,請確認
管理員回覆 管理員回覆:

已修復

謝謝


4559
條留言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