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20140507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就像德國與奧地利的關係
台灣印象 -
作者 自由時報   
2014-05-09

最近在台灣發生的太陽花學運,讓我感到振奮—台灣終於有救了。這些年輕學生的優越表現,讓我看到黎明的曙光。他們對兩岸關係的定位,就如同德國與奧地利,雖然語言類似,但是到底是不同國家,而且文化也有差異。

一九七○年代來自台灣的留學生,都會被認為是中國留學生,因為當時一般美國人所認知的自由中國是台灣。到了一九八○年代,美國開始出現中國交換學者及留學生以後,台灣的留學生開始感覺到自己不是中國人。而美國人的認知也開始改變,他們認為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才是中國人,而來自台灣的留學生就是台灣人。尤其是,李登輝提出兩國論,以及陳水扁提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以後,讓大多數的旅美留學生及台僑,開始定位自己是來自台灣的台灣人,連美國的郵局、銀行,以及很多機構,都是把台灣定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當時我到很多國家旅行,都會以「來自台灣」為榮。

我在美國教書多年,自從一九八七年以後,我每次在新學期上第一堂課自我介紹時,一定會強調我是來自台灣的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通常在我的課堂裡,尤其是研究所學生,幾乎有一半是國際學生,而新加坡、馬來西亞,或印尼講華語的留學生,他們不會說自己是華僑,反而一定會介紹是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以及印尼人,大家都是用國籍來稱呼自己,沒有人會用種族來稱呼自己。

我很高興現在的台灣子弟,在國外都會很自然,而且很光榮地講出自己是台灣人,來自台灣。當世界都認同我們的國家是台灣時,我們更應該認同自己的身分。就如同太陽花學運的抗爭,就是表明了,台灣人想要繼續當台灣人!

(作者莊正楠  為美國喬治亞州摩瑟爾大學電機系教授)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