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20140512自由時報  〈社論〉吸引企業擴大在台投資才能解決低薪化
台灣印象 -
作者 自由時報   
2014-05-16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近日好發議論,儼然有指點江山,號令天下之姿,但霸氣十足、財大氣粗,卻又引人負面觀感。幸而,這個「不能當飯吃」的民主體制,一人一票,且票票等值,因此不論貧富,皆有相等的民主參與和言論自由空間,故而,郭董聲音再大,仍然跟你我一樣,在選舉上都只有一票。但不可否認,郭董以其政經實力,確實擁有較大的發言舞台,影響甚大,因此對於他的論調,仍有探討批駁的必要。

郭董引人側目的發言,主要是「民主不能當飯吃」、「民主對GDP無任何幫助」。此一談話顯然將民主當成亂象,因此無助於GDP成長,再衍生出民主不能當飯吃的感慨。但其深層的內涵則令人憂心,乃是對威權統治能夠穩定秩序,有效推動經濟成長的欽羨,對照組則是對台灣實施民主,但經濟成長卻趨緩,經濟奇蹟不復再現的失望。在這種思維下,GDP竟與民主成了負相關,而與威權統治反而變成正面連結。甚且誤導出對中國的認同,對台灣民主的感情逐漸淡薄,不再珍惜人權與自由的價值,似乎只要能夠推動經濟成長,強化政府統治效能,不惜犧牲民主的普世價值,棄人權與法治於不顧。

其實,此種認知基本上是一種只看到表象的錯覺。中國經濟成長固然係以舉國的力量與資源,包括租稅、法令、勞動力等因素拉抬,看來似乎是威權體制發揮了莫大的效果;但其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並非在於政治體制,而是來自於規模經濟。亦即,中國經濟得以快速成長,主要在於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經濟規模,不論做為世界工廠或全球市場,均具有先天的優勢,加上一九八○年代開放之初,其經濟發展基期很低,在人力與資金自由流動的全球化進展中,吸引外資、人才、技術大量流入,進而推動其經濟成長。試問,中國若非擁有數億的廉價勞動力,如何吸引外資投入,如何能讓當時處於產業發展瓶頸的台商西進?台商外移中國,是受其勞動成本低的影響,或是獨裁專制的政體?答案非常清楚。

反觀台灣經濟成長停滯,也不是因為掉入民主陷阱,而是產業政策的錯誤,與政府引領產業發展功能的失靈。任何一個經濟體與其他經濟體的連結,必須是互補,且彼此的規模相當,因此當台灣產業發展陷入瓶頸,一九九○年代的傳產製造業,二○○○年的科技產業,政府的藥方,本應是改善投資環境,既要獎勵產業轉型,促成其研發創新,發揮高附加價值,更重要的是,主要製造與技術應留在台灣,才能保住經濟的根,往上開花結果。但是政府卻沒有提出一套完整的產業轉型策略,反而放任企業西進,向一個相當懸殊的經濟體連結,造成嚴重的後遺症。尤甚者,乃是要素價格均等化,造成兩岸薪資逐漸拉平,而創造的工作機會亦大抵在中國。在工作機會與薪資都無增長的情況下,台灣經濟陷入停滯,乃是可以預期的結果,並非被台灣民主所拖累。

再者,有一種理論認定當一個國家的GDP發展到某種程度,人民的財富增加,教育程度提升,與外面世界接觸頻繁,必然眼界大開,帶動對民主的期待,以及對保障私有財產、智慧產權與公平交易市場規範需求,將有助改革,發展成為民主國家。這種GDP增長有助於民主發展的理論,在台灣獲得印證,但它卻不是普遍真理;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三十年,依舊專制獨裁,就是一個逆反的例證。所以,「民主不能當飯吃」是一種錯誤的命題,基本上沒有人把民主當飯吃,它是一種價值選擇,是一種生活方式。要有飯吃,應該求助於正確的產業政策與經濟發展方向。

由上述可知,台灣經濟發展停滯,產業外移正是癥結,這是結構性問題,與民主或威權無關。因此,欲解決年輕人22K低薪化困境,不是郭董作秀式的喊話可以奏效,而是政府應調整產業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企業願意擴大在台投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如此不但可擴大GDP的大餅,更能增加勞工的薪資所得,營造出一個繁榮的社會,那才是解開經濟停滯,推動成長的根本方法。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4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