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鵪(ㄢ)菜
這是一種隨處可見的野草,太常見很難不看到,卻也反而不被注意。看它的名字就知道可以入菜;看它的花就覺得是菊花的親戚。有許多野花開著跟它極相似的花,但葉子差別很大,看葉子就不會吃錯^^,它的嫩葉、花序都可吃。根據經驗,野菜通常會帶苦澀味,用鹽水泡洗會較可口。嗯@@~還沒吃過,想來試試看呢!
每個"花瓣"其實是單獨的舌狀小花,每朵我們稱為"花"的,是由許多小花組成的,中間還有管狀花!
葉呈琴狀羽分裂,基生葉蓮座狀,倒披針形,像加寬、修圓的蒲公英葉子。
謝後也像蒲公英,會有帶毛的種子(瘦果)可隨風飄散。
拍攝日期:2013.04.20 and 2013.03.31
拍攝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攝影者:贊裙,blog台灣甜心
圖片網址(1)
圖片網址(2)
黃鵪菜小檔案:
【學 名】Youngia japonica (L.) DC.
【屬 名】黃鵪菜屬 Youngia
【科 名】菊科 Asteraceae
【目 名】菊目 Asterales
【門 名】雙子葉植物 Dicotyledon
【別 名】山菠菱、山芥菜、傷寒草、大號一枝香 (台灣) 、生肌香、假鹹蝦、夜仔草、夜香牛、夜牽牛、香山虎、紫野菊、四時春、生枝香、星拭草、寄色草、返魂香、消山虎、枝香草、紅花一枝香、四眼草、天紅草、拐棍參.......(別名非常多 別的網站還有別的名稱)
【原 產 地】熱帶亞洲
【生 活 型】一或二年生草本
【樹幹及枝條特徵描述】全株粗被細柔白毛,基部分枝,高20-50 cm,花莖有時可抽長至100 cm。
【花的特徵描述】頭狀花序排列成疏繖房花序,總苞片 4 列,銳尖頭,向外漸短,皆為管狀花,約 20 朵,兩性,直徑7-8 mm,紫色小型;花細管狀,先端 5 裂,長約總苞的 2 倍。花期全年。
【果實與種子特徵描述】瘦果橢圓形,約1.8 mm長,褐色,尖端漸縮,具11-13道縱稜。冠毛白色,宿存。
【生態分佈】廣泛分佈於臺灣低、中海拔之開闊地,平野至山野路旁、空曠地,常見之野花。
【用 途】1. 藥用:藥用價值高,全草性味為淡、苦、微甘、涼,全草效用疏風散熱、拔毒消腫、安神鎮靜、消基化滯,可以解熱、治外感發熱、消炎、支氣管炎、肺癰咳嗽、喉痛喉炎、眼疾、風火牙痛、瘧疾、痢疾血痢、腹脹、毒蛇咬傷,以及止咳、治痢疾及毒蛇咬傷、疳積,跌打損傷、乳癰,瘡癤腫毒等。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晒乾皆宜。
source: :台灣大百科全書
延伸閱讀:
贊郎的BLOG-故鄉月、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台灣228網路電台/咱ㄟ故鄉 咱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