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影片】臺灣獨立運動的飄泊與回返:黃昭堂與《臺灣總督府》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10-24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共4段,播放清單網址

前衛出版社編輯鄭清鴻引言: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題目,主要配合重新再版,《台灣總督府》由黄昭堂先生寫下一部台灣史的研究,以此為出發點,今日座談的主題以台灣獨立運動的飄泊與回返。在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針對主題有兩個重要意義:第一、台灣整個去政治化的脈絡,大家覺得談台灣獨立是一個政治標籤或綠色標籤,其背後大家未思考到身為一位台灣人,是否需要如同蔡培火所聲稱的「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如果台灣本來就是台灣人的,又何須要重覆聲明?在歷史發展的過程,我們並未得到任何的迴響;第二、我們不斷要問,為什麼台灣人沒有辦法從過去的歷史去認識自己、面對未來,而是誰提醒了我們,必須要以自己為主題去思考,自己跟台灣這塊土地的關聯。黃昭堂先生有一系列的著作,包括《台灣總督府》在內,我們試圖去拼湊以台灣為主題性的台灣思想史脈絡一塊非常重要的拼圖。

今天邀請台大歷史系陳翠蓮老師,陳老師專攻日治跟戰後台灣的政治史整個歷史的研究;陳翠蓮老師歷史的論著,其實也是台灣文化文學跨領域研究的重要參考依據。

《與談人-台灣大學歷史系 陳翠蓮教授》

我接觸黃昭堂先生的書大約是三十年前。在1980年代台灣解嚴的前夕,那時候我在念碩士班(1984年大學畢業),1984~1987年在台灣政治學研究所,當時政治學的課程念的都是美國的理論(系統論),與台灣較無關聯。然而政治不就是關心那個時代的社會嗎?後來我到歷史系的歷史研究所修了一年課,但事實上當時研究台灣歷史的課程非常少。

<陳翠蓮教授簡報>

一、偷偷閱讀黃昭堂

●曹永和老師的周末日文課

●王育德黃昭堂許世楷劉明修……

●打開台灣史的一扇窗

曹永和先生在台大歷史系,第一次開課研究台灣史的專題課程,課堂上談的很有限,最重要的活動都在課堂後,禮拜六大家到他家,在他的書庫發現,怎麼有那麼多禁書啊!都是日本來的。做台灣史的研究就要學日文,就一定要看日文書,當時選了兩本盜印版的書《台灣總督府》、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學歷史同時學日文,來認識台灣。當時的衝擊很大,從來以為只有中國有歷史,台灣沒有歷史。在學歷史的過程,黃昭堂先生幫我開了第一扇窗。

二、黃昭堂與「黃有仁」

(一)出生背景

●1932年生

●台南北門人

●二二八事件與父親黃賜川自新

●台南一中,台大經濟系、東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

●台大期間決定從事獨立運動(吳新雄-吳拜之子)

談這本書之前要先談黃昭堂其人,可分為:一、他為什麼從事獨立運動;二、他所投入的獨立運動;三、他有非常傑出的學術研究;四、《台灣總督府》在其所有著作屬於什麼樣的位置?其出生背景正值日本「皇民化運動」洗腦最熱烈的時期,因此對日本有些不同的看法。

日本戰敗後已是初中生;接著遭遇二二八事件,家裡是當地地主,養殖魚塭,其父在二二八事件時加入處理委員會,而後躲藏一段時間之後自新,但重點不在自新過程,而是需用賄賂方式買回一條命。

少年的黃昭堂經歷這樣的過程,其看到台灣的命運,因此對於台灣的未來很早就產生了想法。他自己描述,為什麼要投入政治運動與對台灣未來的想法,都是在大學時期形成,特別是台南一中的同學吳新雄(其父吳拜在日治時期曾任州官)。


(二)投入台灣獨立運動

●1958赴日本與老師王育德重逢

1950年代台灣獨立運動的大本營在日本,王育德是他在台南一中的老師。

●1959初見廖文毅

在日本拜訪從事獨立運動的廖文毅,因為在台大時期對他很仰慕;結果後來當然也不如他所想。

●1959成立「台灣青年社」

1920年代就有台灣青年社,出版過台灣青年,在王育德帶領之下而成立「台灣青年社」,頗有繼承之志,有將台灣的文化與政治運動重新帶起的意涵。

●1960《台灣青年》創刊

●1960「台灣青年會」委員長

●1965廖文毅返台投降

●1965台灣青年獨立聯盟成立

黃昭堂是個全心投入獨立運動的人,他不只是編輯《台灣青年》,並且還推行獨立運動,時常站在第一線。而王育德為什麼會從事獨立運動?在其非常動人的回憶錄《王育德全集》有描述,也是我看過最感動的回憶錄。

三、台灣獨立運動者黃有仁

黃昭堂有兩個身份,本名黃昭堂,其從事獨立運動時,在《台灣青年》發表文章的名字用黃有仁(原是哥哥的名字,在他小時候因意外過世,故成為家中獨子)。

(一)選擇一條艱難的道路

到日本目的主要完成博士學位,但他全心投入獨立運動,選擇了一條想要為台灣做點什麼事的路走。

●1962被吊銷護照

因為遊行都站在第一線且未矇面,於是很快被吊銷護照,再無法回到台灣。

●1964陳純真事件(線民問題)

獨立運動裡面有很多的線民,參加他們的運動然後寫報告,參加運動的人之後就變成黑名單。

●1967劉家欽、顏尹謨救援事件

●1968柳文卿事件;被取消居留證

「柳文卿事件」在日本的台灣獨立運動團體裡是一個轉折點。當時獨立運動在日本存活,與日本政治是否能給予空間是個大問題,日本政府當時的態度採取遣返,以交換中華民國政府抓到的日本煙毒犯。

「柳文卿事件」當時在日本引起日人極大的輿論壓力,要求政府不能用反人權的方式對待政治運動者,而國民黨政府也形象大傷,被發現用不當的手段把遣返後的政治犯入獄或槍決;之後雖不再偷偷抓人,但禁止政治運動者回台並列為「黑名單」。


●學業、工作、家庭生活空間的極度壓縮

從事獨立運動是他的正業,讀書成為他的副業,拖了十一年才取得博士學位。「柳文卿事件」後造成很大的震撼,很可惜在台灣的歷史完全不清楚,直到解嚴1990年代之後才公開。

要看黃昭堂的著作,要先看他的回憶錄,有許多他一生中與從事獨立運動過程的感人故事。


●1969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上的「台灣」國籍

當時台灣人在日本拿到的學位會寫「中華民國」(當時與日本有邦交),黃昭堂是第一個要求他的國籍要寫「台灣」,所以未來台灣的留日學生亦可提出同樣要求。

●1968-1970救援彭明敏

彭明敏的出逃,還有當時在日本從事獨立運動人士也幫很大的忙、國際的人權運動者的協助與國內一些人士的協助。

●1975台籍前日本兵補償問題思考會

●1970-1990救援政治犯無役不與

1990年代初期台灣國內獨立運動越來越蓬勃,因此發生許多的政治事件與政治犯。

●1992年返台

離台34年後終於回到故鄉。

●對妻子謝蓮治的感謝與虧欠;最後的受洗

他將賺來的錢都用在台獨運動,犠牲家庭,這也是投入獨立運動的人要做的心理準備;回台前他的雙親已過世,他對妻子深感虧欠,接受受洗則是為了要跟妻子上同樣的天堂。

黃昭堂是一位特別的人。幾乎所有從事台灣獨立運動的人,到1990年後回台,大多數的人投入參選,或獲得職位,黑名單與在吃苦的經歷,在後來都變成其政治資本;黃昭堂在1992年回台後從未去掘取他的政治職位或參選,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回台後想從事的工作仍然是協助台灣獨立的實現。在獨立運動中的各個流派,包括日本派、美國派,而美國派的人會鬥爭或互相輕視,亦在投入的公職選舉中成為敵人,造成獨立運動的分崩離析。黃昭堂擔任「桶箍」角色,維繫和諧。他常說的一句話:成功不必在我。


(二)台獨運動的人格者

●永遠的理想主義者

●紛爭時的調和者

●「成功不必在我」

●「陳水扁該去跳海,disappear from the world」

這正顯示了黃昭堂直率坦誠的性格。

四、學術研究者黃昭堂

(一)黃昭堂的主要著作

●台灣民主國の研究 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70

黃昭堂把大多數的時間投入獨立運動,並沒有用很多時間去做研究,但他的研究著作卻非常傑出,他的著作不多,就這三本,《台灣民主國之研究》是他的博士論文,他坦言為何要做台灣民主國的研究,目的要為台灣的獨立運動找起源,是否真正為民主之國。

●台灣の法的地位(與彭明敏合著) 東京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76

黃昭堂是國際法的專業人士,以國際法的角度來看,究竟台灣屬於什麼國際地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未來該採取的策略?亦是做為台獨的教戰手冊。

●台灣總督府 東京 教育社 1981

→傑出的學術工作者

此書乃屬通俗性作品。其著作雖不多,但內容深度夠。

《台灣民主國の研究》是該出版社為第一個外國(台灣)學生出的書,一本有關於台灣史的書,因此已顯示他在學術上的程度,已受到東京大學的承認。

黃昭堂有意思之處,其研究並不僅是純學術,他做這些研究是因為有很強的政治動機,很強的生命觀,他將其一生最關鍵的問題,都拿來做為學術研究的課題。


(二)knowledge for what ?

●生命關懷與學術研究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在學院裡所做的研究有何用處?求知?或換取學位?為學術而學術?黃昭堂他清楚自己的研究是為了他對生命的關懷,為他所摯愛的台灣尋找出路。

●研究與運動結合

他高度的將學術研究與政治運動做結合。有人會問,這樣會客觀嗎?我們看到有些人寫得台灣史根本就是中國史,會讓人很清楚的知道這種學術是做為政治用途!而黃昭堂是否如此?若是如此,那就一點價值也沒有!因為這樣的人太多了!

●一生只從事一行(台獨是我唯一的專業)

黃昭堂的研究就是這樣子的研究。他想要去釐清:台灣獨立運動的起源,甚至更早台灣人意識的起源,台灣人為何主張獨立等問題。他做為一個知識份子,並不是屬於學院派的知識份子,而是高度投入社會型的知識份子。

●保有Intellectual Honesty的台灣民族主義論述者

難得的是,他雖然投入政治運動,但能夠保持在知識上的誠實去從事研究。

●台灣民主國並非追求獨立

研究台灣民主國,才發現根本沒有要獨立啊!而做為研究者要如何處理?如果我為了要解釋我的獨立運動在很早就開始,那就要往前追溯,台灣人的意識從何時已經開始。但真是如此嗎?

黃昭堂看到的並非如此,他的台灣民主研究作法將變成拆解台灣民主國,既不民主也不獨立。

他身為一位「運動」者,但其學術的研究並未成為他政治運動的工作,這點非常難得,亦是他在學術研究具有價值的原因。


●日治時期台灣人意識中的漢族色彩

此時的台灣人意識是否已到台灣民族主義的階段?他認為沒有!台灣人有高度漢族意識的傾向,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對中國抱有高度的憧憬。

讀他的研究似乎也在拆穿台灣民族主義,似乎與台灣的民族主義唱反調?但這是一種知識上的誠實;學術研究並不是要怎樣解釋就解釋,而是需要接受挑戰的,其資料或論政是否合理別人也會知道,但黃昭堂一樣能通過這些考驗。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獨立建國,建國運動的起源

台灣人真正開始主張獨立,他的看法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因為經過一次一次的打仗,發現想靠別人都沒有辦法,最後都是悲劇,要如何自救?二二八事件是一個斷點。這是他學術上對台灣人或是台灣民族主義的起源的解釋。

●只要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公民民族主義VS.種族民族主義)

他還提出一些看法,與比他更早期的運動其主張有些不同,例如:廖文毅主張種族民族主義,解釋台灣人與漢人的血統不同,強調我們是一個新的民族,所以要獨立建國。但他認為這個解釋已落伍,他認為只要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而此論述方式是能被大家所接受的;不論人民的背景為何、血緣來自哪裡,做為民族主義最核心的概念,要有共同的意志,這種的說法黃昭堂很早就已提出。他在學術上有非常多深入的看法,但其學術上的見解,常常我認為,會受到他在獨立運動的角色所掩蓋,大家大多看到的是運動(台獨)中的黃昭堂,而對於他在學術上的貢獻(知道)就比較少。

五、我讀《台灣總督府》

(一)本書的目的

●日本人歷史教育很少觸及台灣

●喚起日本人重新注意被遺忘的台灣

這本《台灣總督府》其開宗明義即表示此書是要給日本人看,「序」裡面寫到,他看到日本每年有很多的新書出版,內容談到朝鮮與中國非常多,日本人幾乎不怎麼關心台灣,甚至有許多的日本人不知道日本曾經殖民過台灣,所以他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日本人看到。從日本統治史的脈絡說明《台灣總督府》這十九個總督。

(二)作為通俗的作品

●文字平實易讀

雖然文字簡單易懂,但內容很專業;學術研究的著作無法普及,因為障礙太高,有太多的專業名詞,而他並未採用這種方式。

●內容專業:

殖民統治者的立體圖像-19任台灣總督,帝國派閥與政爭(影響)、殖民政策與人事更迭、總督與行政長官的人脈背景、統治與反抗(包括漢人與原住民的反抗)他消化大量相關的資料、統計、回憶錄,提供給讀者(對日本人而言,過去如何統治台灣與政策的轉變;對被殖民的台灣人而言,則是一本好的工具書),幾乎包含所有重要的訊息。

此書內容的細節亦可放大做為研究之課題所用。

●大量消化史料→融會貫通、深入淺出之作

如果反省起來,也算是台灣史學界一個大的致命傷;台灣史學界2-30年已累積非常豐富的成果,但在大眾的閱讀上面,史學界可說幾無貢獻,是不想貢獻嗎?應不是!但要如何把學術文字變成容易消化的東西,事實上有困難!例如,我的父親對我寫得研究很有興趣,一直想看我寫的東西,尤其我對二二八的研究,每次完成後就會看,但最後他都會說看不懂。

黃昭堂在1981年(30年前)就已經在做,而且是寫給日本人看,他比大家早了許多步啊!現在我看到更多的年輕學者也開始這麼做,把自己的著作轉化成容易消化的內容再配上圖片,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普及化給大眾。如果我們沒有做到這一步,則所有的研究也是白做,亦僅是做為升等之用,對社會又有何影響?對台灣史的知識到底又有什麼累積?我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有進一步嗎?如果無法轉化,亦無所用!但黃昭堂很早就在做這樣子的工作,而他做這些工作的對象就是當時的日本人。


(三)提出日治台灣史研究的重要觀點

《台灣總督府》書裡有許多我們現在研究的重要課題的觀點在內。

●追索台灣人意識的起源與特性

到日治時期之台灣人的意識,只能稱為共同體意識,尚不足成為民族主義,因為還沒有清楚的政治意向。當時一些人因為漢族的血統,所以對中國存有嚮往,這種的嚮往便是造成1945年戰後重大衝突的背景因素。他點出了問題但沒有用許多篇幅處理,主要目的希望以通俗性、入門的方式為主。

●日本殖民近代性

日本在台灣做過什麼事,予以評價;例如:進步的設施、文明的觀念、文明的統治型態,歷任總督做過哪些,台灣雖有進步但仍有所侷限,背後包含了殖民性。

●反殖民主義(VS.皇民史觀)

黃昭堂清楚呈現出反殖民角度。許多統派批評獨派或本土派,說這套日本統治台灣的觀念是皇民史觀,完全錯誤!

黃昭堂認為這些獨派所說的、所肯定是日本的近代性,事實上前提還有「反殖民的主張」這是存在的,何來皇民史觀?根本亂扣帽子!

仔細從此書可比照現在有許多的論辯裡面都有答案。

書裡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問題:他談到不同位置的台灣人,不僅台灣的漢人與菁英份子,還談到原住民,他認為原住民的抵抗力比漢人的扺抗力更堅定。

(四)關注到不同位置的台灣人(在台灣的人)

●滿族人對原住民的壓迫、原住民的抵抗

●滿州國、華北政權、南京政府底下的台灣人

●大戰下的台灣人認同問題

●在台日人來台動機、變動與一般台灣人的關係

1930-40年以後日本帝國擴張的過程裡,在滿州國、華北,其台灣史範圍的概念都有關照到,這些亦是我們很好的研究課題;台灣史只包括在台灣的人嗎?哪些人要列入台灣史研究的範圍?如台灣人認同的變動。最後一章談到:在台的日本人,哪些人會來台灣?目的為何?與台灣人關係、其差別待遇關鍵為何?可做為有興趣研究日治史延伸出的研究課題。

六、典型在夙昔

知識人的格調

黃昭堂雖然沒有很高的政治職位,但終其一生已留下了許多(無形)資產。

台獨運動者的典範

→透過黃昭堂讀台灣史

如果你懂台灣史,就會是台灣派


分享:Facebook! Plurk! LINE send!  
  
最後更新 ( 2013-10-24 )
 
< 前一個   下一個 >
© 2025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台灣人拜台灣神 不做無根之民
Joomla!是基於GNU/GPL授權的自由軟體. 中文版本由TaiwanJoomla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