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教育商品化聯盟學生欲衝入全國校長會議現場,遭到警方強勢架離。(記者林孟婷攝)
警方採取阻隔人牆方式,阻止學生、勞工團體進入會場。(記者林孟婷攝)
〔記者陳怡靜、邱宜君、林曉雲/綜合報導〕中生「三限六不」即將跳票!馬總統昨表示將全盤檢討二○○八年開放中生來台時承諾的「三限六不」,也盼中生可納入健保。教育部長蔣偉寧指出,三限可能先改變限量、限校,將再擴大開放北京電影學院等十八所專業高校的中生來台,最快八月開放。
8月再擴大開放18校中生來台
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昨登場。在「總統對談」時段,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呼籲,政府應讓私校鬆綁,也應檢討中生「三限六不」政策與配套,增加招收中生的效果。
馬英九致詞時則說不反對台中互辦大學博覽會,但國內大學也要思考,是否已準備好,不怕台灣的好學生被對岸吸走的「磁吸」效應。
馬英九隨後話鋒一轉指出,「三限六不」(限校、限量及限域;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許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留台就業)確實該通盤檢討,有些措施對外籍生等可行,中生卻無法應用,說不過去。例如,有些人認為中生沒繳稅,不該讓他們納健保。
馬英九指出,中生在台灣目前多採用商業保險,涵蓋範圍沒有健保廣泛,「這一關起碼要突破」。從財務角度看,年輕人使用健保資源不會比老人多,因此將中生納入健保對台灣有利,希望能將中生納健保。
蔣偉寧則指出,「三限六不」中的「限域」不會改變,但「限校」與「限量」則可能改變。目前正與中國討論,北京電影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十八所專業高校將可能列名單內,最快八月、一○三學年就會擴大承認該十八校,承認的中國大學校數將從目前一百一十一校增為近一百卅校。
他說,過去中生名額占台灣的大學招生總量一%,約是二千八百多人,希望今年八月起,每年招生名額可增一倍、達五千七百多人。
據中國教育部及台生團體資料,目前以各種身分在中國就讀的台灣人約七千至近萬名左右,擴大承認中國學歷及招中生,難免引發更多磁吸外流。
但蔣偉寧說,目前每年赴中台生約千人,中生來台約一千八百人,再加上每年約二萬人次短期交換中生,「來的比去的多」。對政府有意擴大招收中生,大學校長則多樂觀其成。
私校多遊學生 招生不足沒解決
立委管碧玲抨擊馬總統「三限六不」承諾跳票,指現在每年二千個正式學位的中生名額根本招不滿,很多私校都是收短期中生來遊學一遭,不是招到穩定國際人才,無法解決私校招生不足問題。
健保署表示,非中國籍的外籍生來台就讀正式學籍,可拿到居留證並加入健保,但中國籍學生只拿停留證,沒居留證,無加保資格。
督保盟認為中生是否納保可討論,但馬貴為總統,卻以財務觀點評論中生納保是因收錢多於花錢,缺乏人權概念及應有高度。
「3限6不」小檔案
為開放中生來台,馬總統及教育部自2008年起即承諾會以「三限六不」把關。「三限」指「限校」、「限量」及「限域」;「六不」指「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續留台灣就業」;2010年才得以在立法院三讀過關。
但自2011年起,每年來台中生都招生不足,缺額率高達5至6成,根本無法解決國內大學招生不足壓力,部分大學轉而招收中國短期生,去年人數暴增達近2萬人,嚴重排擠國內教學容量及資源分配。「三限六不」一旦鬆綁,國內學子就學資源和就業機會勢必遭受嚴重衝擊。(記者黃以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