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的下場
首頁 向上

國民黨政府的解釋 陳儀的下場 撤銷公署改設省府

蔣介石與陳儀既是同鄉,並且都是留日,所以對他特別器重。陳儀在國民政府裡歷任軍政部次長,陸大教育長、代校長。1933 年出任福建省主席,1935 年奉蔣介石之命組團來台參觀日本統治台灣 40 週年的「始政 40 年」紀念會,對於日本在台灣的各項建設讚嘆不已,更羨慕台灣人在日本人統治下的幸福。回閩後,出版了一本《台灣視察報》給蔣介石。之後,陳儀成了蔣氏心目中的知日、知台派的唯一人選,因此1945年才會指派陳儀來台接受日本的投降。

 二二八事件之後,國民政府與陳儀並無絲毫的悔意或歉意,蔣介石更聽不進任何彈劾、撤換的意見。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實在看不下去,遂向蔣氏提出一備忘錄,嚴厲批判陳儀在台的血腥鎮壓手法,要求撤換。而當時國民黨政府正向美國交涉一筆五億美元的貸款,由於擔心貸款落空,才勉強接受美國要求彈劾撤換的意見,但又為顧及陳儀的面子,讓他自行提出辭呈。

     陳儀回南京後,擔任行政院的顧問時,曾憤恨不平的向監察委員何漢文說:「我是成全中央的犧牲者。」又說:「我在台灣的重要措施,都秉承上面的意思。」爾後,指派陳儀出任蔣氏的故鄉-浙江省的省主席,這個位置非蔣氏心腹是無法出任的,其器重的程度可見一斑。二二八事件後,陳儀非但沒有受到任何的責罰,反而直接榮陞。

    1950年,國民黨政府因國共內戰,其政權即將崩潰,投機的陳儀,又與中共暗通款曲,變節投共;惟受其屬下湯恩伯告密,被捕,囚於上海,隨著政局不安轉囚基隆、台北。1950 年6 月 16 日,以「叛國罪」槍決。

 在國民黨政府的文獻資料中,至今從來沒有對陳儀在二二八事件上的錯誤處置,有片紙隻字的譴責,如有任何文字提到不利陳儀的話,也只是說背叛「國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