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  NEXT

2007.01.06自由時報

「中國」紅了!

馬英九擔任黨主席以來,中國國民黨愈來愈「中國」了,「中國」在國民黨正當紅!透析馬這次黨務人事改組,「中國」淵源佔重要因素,親中色彩鮮明的人士,紛紛進入黨的決策核心。

中國國民黨曾與中國時報集團進行近百億元的黨產交易,引發政媒利益交換的質疑,現在,馬英九又延攬中國時報常董黃肇松任監委遴薦委員、副總主筆楊渡任文傳會主委等,同姓「中國」的黨、報,水乳交融!

楊渡的任命更是國民黨「中國」紅的表徵,大中國主義統派色彩鮮明,倒扁紅衫軍氣燄正盛時,他曾發表「動亂」、「群眾攻進總統府」等,是讓阿扁下台的唯一辦法等言論,馬英九延攬他為文宣喉舌,代表了馬內心的「渴望」,更令人質疑「動亂」奪權是否為國民黨的路線?

媒體與政黨財產交易利益龐大,人事流通如旋轉門,媒體力挺政黨、政黨金援媒體,黨媒合體,就形成黨媒大怪獸。

馬英九這波調整黨務人事的模式,就有黨媒大怪獸的影子,媒體及媒體人藉新聞操作,力挺國民黨及馬英九或打擊馬的政敵「立功」,獲賞黨產、黨官,下一步黨媒合力在二○○八攻下總統寶座,瓜分政經利益大餅!

馬英九的用人哲學顯示,奢言跨過濁水溪,目的卻是跨過台海,擁抱「祖國」,實現終極統一夢。馬幫人的美夢,正是台灣人的噩夢,台灣人民怎能任這幫人宰制?

 

 

2007.01.06自由時報

越南最後一個台灣兵

■ 許昭榮

二次大戰結束已經六十一週年,國共內戰定局也將近一甲子,但台籍老兵的悲情,卻仍持續在海外延燒。

過年前,日本產經新聞引述越南河內(胡志明市)共同通信社報導:「二次大戰期間,在法領印度尼西亞擔任日本軍特務機關人員,戰後被遺棄在越南的台灣人吳連義,於十二月十四日死亡於越南北部林敏省(譯音)的住宅。享年八十三歲。他的辭世直到廿五日才被人發覺。」

報載:二戰期間被日軍徵召到越南而在當地迎接終戰的台灣人,推測約三百人,而吳連義被認為是戰後滯留越南台灣人當中最後一位生存者。

這篇報導篇幅不大,但足以提醒日本政府及台灣人,尤其是研究台灣近代史的學者:「台灣人的戰爭尚未結束」!

據報導,吳連義乃一九四三年畢業於嘉義農林學校(現在的嘉義大學之前身)。翌年(一九四四)以「台灣拓殖社員」之名義被徵召到越南北部日軍進駐地域的農業試驗場工作。戰爭末期被調到特務機關服務。

終戰後,他投入胡志明所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參加越南獨立運動。

一九五四及五九年,他曾經兩度透過紅十字會向日本駐越機關要求隨同日本軍民撤回日本,但因出身「台灣人」而被排斥,繼續滯留北越,並且與越南女性林悌培(譯音)結婚,營農為主。

一九九二年,吳連義向日本駐河內大使館申訴,要求日本政府「負起責任,把他送回台灣」,但仍被拒絕;一九九四年,在台戶籍確認後,他曾經返台一次。

遺孀林氏悌培流著眼淚向採訪她的記者透露:「他常說,不願意死在此地」!

日本產經新聞以「殘留越南最後一位台灣人吳連義逝世」為標題轉載這則訊息,不知日、台朝野人士,讀後作何感想?

(作者為「台灣兵戰後史」工作者)

 

 

2007.01.06自由時報

張熙懷的「品德」與「價值觀」

■ <金恆煒專欄>

國務機要費公訴檢察官張熙懷又銷假辦公了,據報導一月十二日他會如期出庭。老實說,我們不只替張熙懷捏一把冷汗,為檢察署捏一把冷汗,更為台灣司法捏一把冷汗。

張熙懷明明精神崩潰,在辦公室又跪、又吼、又鬧,不得已下只好停止辦公,回家延醫療養,因此檢署指派其他檢察官瓜代。一周之後,張熙懷回署辦公也罷,竟而又要出庭辦案了,而且還公開否認情緒崩潰或失控,表示一切正常,「請假是單純消化年假」。

張熙懷有沒有「精神崩潰」?必須先回答。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張熙懷在北檢五樓「情緒失控」,不僅四樓、五樓的檢察官圍觀,記者也躬逢其盛;這些都是人證。其次,檢察長顏大和急忙上樓安撫,並急電張妻前來處理,同事們決定「一定要將他送回家」,而高檢署檢察長謝文定等都加以證實在案。

張熙懷患了精神病學的歇斯底里症,殆無疑義。那麼,為什麼張熙懷公然說謊?不承認精神崩潰,同時又否定了檢察長以下的宣稱?明顯是「不誠實」。張熙懷公然宣稱「不傳喚不說真話的人」,難道台灣人民可以認可「不說真話的檢察官」?更且,證人一旦被證實曾精神崩潰過,證言就不值採用,那麼「精神崩潰」的檢察官又如何具公信力?

到底精神科醫生如何診斷及治療張熙懷的精神崩潰?我們不知道。不過,法律界如何看精神崩潰,倒是有文獻可稽。十九世紀有美國最偉大律師之稱的威爾曼(Francis L.Wellman)在名著《交叉詢問的藝術》(Art of Cross-Examination)中,記錄受不了律師拷問而感到精神折磨的證人,大聲抗議說:「……他快讓我崩潰了!」法官於是大聲問律師:「證人說『精神崩潰』是什麼意思?」律師立刻回應:「喔,庭上,這是這種人非常普遍的說詞,不過是『心靈腐敗引起的頭腦昏聵罷了』。」這是法學界對「精神崩潰」下的考語,張熙懷是不是可以套用?值得探討。

重點在張熙懷還有「不誠實」的問題:有沒有生病?有沒有私生活不檢點?有沒有「勾搭」中國學者吳丹紅?更且,有沒有視中國為「祖國大陸」?還不算自我矮化成「台灣省台北地區檢察官」這筆帳。

張熙懷有沒有「叛國」?這是刑法問題,法務部已經著手調查,我們可以靜待。令人咋舌的是張熙懷的民主觀與價值觀。張熙懷到既無民主更無法制的中國,有什麼《刑事訴訟法》可談?去年十月中旬到北京,張只強調自己訪問北大、清大,卻刻意淡化到中國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與該院院長孫力座談。為什麼?

孫力是何許人也?孫力不只是檢察長,更重要的身分是該院的「黨組書記」。在中共體制下,擔任黨組書記才是實權在握,可以享受「廳局軍(長)級」的待遇。而且孫力在零三年前是北京市檢察院副檢察長,而「北檢」是中共主要清除異己的工具之一。中國異議人士、法輪功成員及基督教領袖都遭到北檢的鎮壓,孫力正是中共專制機器的重要零件之一。海淀檢察院更是惡名昭彰的專制工具,二○○五年七月,孫力出任黨組書記的海淀區檢察院起訴了蔡卓雲牧師等四名基督徒,罪名是印刷、傳播《聖經》,判三年徒刑,並罰款十五萬美元,知名的維權律師高智晟被判處三年徒刑,也出於「該院」之手,海淀區檢察院最近迫害法輪功成員,孫力厥功甚偉。

與中共劊子手孫力「親切友好」會談的張熙懷,難道不是中共的幫凶嗎?台灣的檢察官如張熙懷,不可議嗎?

(作者為《當代雜誌》總編輯)

 

 

2007.01.06大紀元時報

兩岸開放政策 慎思重於預期效益

■ 江妍慧

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與擴大小三通,也需特別注意國防安全與治安問題等。所以在未全面釐清利弊得失之前,政府應謹慎以對,這樣才能有利於全民與整體經濟。 

兩岸經貿政策一向是國內朝野意見最分歧、商界最關注的領域,去年中在經續會後,政策雖無立即開放動作,但傾向緩步開放的氣氛逐漸形成。至去年底行政院已有一連串的開放動作,而觀光業者也看好農曆年前政府可望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甚至美國商會的「二○○六台灣投資報告」更指出兩岸政策持續開放,將更有利於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然而,一味的開放,真的全然對台灣有利嗎?

開放登陸 0.18微米製程

過去幾年政府在參考各界的需求與建議下,對兩岸政策的態度其實已在緩步放鬆,當然不同產業領域因為重要性不同,放鬆的時程也不相同。而過去政府一向抓得比較緊的高科技產業,也終於在去年底又跨出一步─開放力晶等晶圓代工業者的八吋晶圓廠與封測廠日月光赴中國大陸投資案,以及同意台積電0.18微米製程技術赴中國大陸生產案。

不過,政府當然不是迫於壓力才會開放,雖然政策對設廠總量沒有設限,但有「自用」的限制,也就是只限於台灣母公司能投資中國大陸的子廠,技術僅限內部轉移,並沒有開放和中國大陸企業的技術合作,以確保台灣技術優勢。而以台積電為例,未來台積電依政府許可在中國大陸建立0.18微米製程技術,但在台灣也將持續擴大在12吋晶圓廠的投資;目前台灣的半導體技術已進入到90奈米和65奈米世代,因此0.18微米製程開放,對國內業者衝擊是微乎其微,而業者在台灣仍將持續提升先進製程技術。

而在開放後,進階的製程將有助台積電承接生產毛利較高的CMOS影像感測器、網路通訊晶片等產品訂單,有機會搶回國際大廠客戶;使得這方面政策的開放,不僅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影響有限,也能讓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台灣廠商有能力在全球半導體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大陸,與當地廠商競爭。

開放來台 觀光利多可望實現

而另一項可望在農曆年前開放的兩岸政策,就是開放中國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目前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灣旅遊僅開放第二類中國大陸人士,也就是必須經過第三地才能來到台灣,對中國大陸觀光客來說,負擔的價格特別昂貴,成行的人數也相當有限。

對於政府遲遲不開放第一類中國大陸觀光客(一般中國大陸籍旅客直接經港澳入台)來台旅遊,國內觀光業者與在野黨多認為是政府的意願因素;但其實政府原則上傾向同意,也已經擬出施行方面較詳細的規則,包括觀光局提出避免第一類中國大陸觀光客跳機、滯留台灣的管理修正措施,全面提高旅行業接待中國大陸旅客保證金額度等,並取消第三類中國大陸旅客(赴國外與港澳留學、旅居國外與港澳並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者)的通報制度等。

只是開放非單方面政策,也需要中國大陸官方的態度配合,一旦近期協商有結果,這項觀光利多就可望正式實現。而經建會也已經做出評估,若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1年可為國內增加新台幣160億元的民間消費,初估對國內生產毛額貢獻0.1%。觀光局則根據2005年來台中國大陸旅客的消費能力,以及目前開放上限1千人來計算,甚至估計1年約可帶進195億元的收益。觀光協會理事、點水樓董事長陳進益則認為,可能帶動的不僅僅是飯店、餐廳等觀光產業,約有一百多種行業將直接或間接受益,真正的收益將遠遠超過200億元以上。

同樣,陸委會在去年底放寬小三通適用對象,也被視為是利多。陸委會增加非福建地區的中國大陸榮民可為金馬小三通的適用對象,而工商團體組團赴福建參展,以組團方式參加福建舉辦的學術會議等活動,經專案許可者,可經小三通往返;不僅讓循此途徑往來兩岸的國內人民更為便利,也可望進一步刺激國內金馬地區的經濟。

黑市流通 人民幣讓政府頭痛

然而,開放不能只看預期效益,近年兩岸交流日益頻繁的確對台灣經濟有正面貢獻,但也有負面的影響,使得政府對於開放的配套措施煞費心思。如為避免晶圓廠將資本全數移往中國大陸,因此要赴中國大陸投資的業者須先在台灣增加投資;而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與擴大小三通,也需特別注意國防安全與治安問題等。除此之外,政府還要努力對抗中國大陸的嚴重磁吸效應,改善台灣經濟邊陲化現象,而在國內「黑市」流通量逐漸擴增的人民幣,也是令政府頭痛的問題。

依照台灣修訂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可以攜帶2萬元人民幣,匯銀人士估計數年下來,在台灣「黑市」流通的人民幣已經約有新台幣1千億元,數目不小。這雖不至於有危及新台幣的唯一境內流通貨幣地位的立即危險,但是不接受國家正規的管制而讓人民幣私下流通,不僅侵害台灣主權,一旦國內人民幣數量快速成長,龐大而非法的地下金融將會嚴重衝擊國內金融秩序。因此使得談到業務一向低調以對的央行總裁彭淮南,一反常態直言目前是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時機。只是,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指出,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兩岸必須先簽訂貨幣清算協定,人民幣才能自由兌換,所以短期內可能無法改善現況。

根據美國商會「二○○六台灣投資報告」指出,台灣今年高科技業的基本面仍將不錯,但如果兩岸經貿政策能進一步開放,經濟表現將更為耀眼,不少外資券商也是持類似看法;然而,站在外資立場,當然希望市場愈少限制愈好,其想法不見得較政府的考量般具有全面性。

原則上對台灣經濟有益或是影響較小的部分,政府傾向在「積極管理」的原則下開放,但如果開放只有對部分人民有利而非全面的經濟效益,則政府態度傾向保守;如爭議最多的台灣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的40%上限,由於牽涉層面廣闊,在未全面釐清利弊得失之前,政府若謹慎以對,這反而才是有利於全民與整體經濟。

  ——本文轉載自《New Taiwan Weekly新台灣新聞週刊》第563期◇

 

 

2007.01.06大紀元時報

《新紀元周刊》爆獨家內幕
江借程翔打胡 中共高官人在江湖(胡)

【記者文華/綜合報導】新出版的《新紀元周刊》刊登了一篇獨家採訪和相關焦點評論,新紀元記者梁珍採訪後獲得獨家消息,進一步證實程翔案內幕與「江胡鬥」直接相關。江利用國安特務設下騙局,2005年4月22日在廣州抓捕了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程翔,後來又以「間諜罪」判處程翔5年監禁。

據報道,與程翔密切合作的陸建華被視為胡錦濤的人馬,甚至有人說是「能直通國家主席胡錦濤辦公室的核心人物」,江派人馬借助報復陸、程來打擊胡錦濤。

另據悉,程翔曾以「鍾國仁」(中國人)的筆名在2004年9月30日香港《明報》上,指責江澤民出賣了大約1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給俄羅斯的驚人黑幕。為此,江澤民對其懷恨在心。

新出版的《新紀元周刊》刊登了一篇獨家採訪和相關焦點評論,談到當今中共在反腐敗背後的權力爭鬥,其實質是圍繞「江(澤民)胡(錦濤)」二人之間的選擇。不少高官由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站錯了位置而引來殺身之禍。

新紀元記者齊先予綜合歸納了2006年5 月胡錦濤險遭暗殺後採取的一系列反擊活動:從疼死張定發到保釋陳希同,從陳良宇落馬到杜世成下臺,從中共軍方大洗牌到曾慶紅變戲法,貫穿其中的主線就是「江胡」惡鬥日益加劇,而上述官員不識時務,仍緊跟昔日黃花江澤民,結果惹來一身禍。

最近也有不少評論文章分析,為什麼江澤民不能像葉爾欽那樣安穩下臺,非要來場江胡惡鬥呢?根本原因在於江執政期間血債太多,他一旦權力旁落,就面臨可能會被送上斷頭臺的審判,否則難平民憤,難息國際譴責。比如,在眾多的迫害和冤案中,僅是江氏一手發動的對上億法輪功修煉群眾的滅絕性迫害,7年下來造成成千上萬法輪功學員失去生命和流離失所。

在這樣複雜的處境下,江雖然退位,但絕對不能放權,胡錦濤既接掌權利但難負其責,江胡權利爭鬥變得「你死我活」,中共高官自危,這就使得江澤民哪怕搞暗殺也想奪回權力的真正原因之一。中共的這次權利交接出現前所未有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