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  NEXT

2007.03.28自由時報

呂秀蓮演講 倡女人當家

 

 

2007.03.28自由時報

票選台灣青年節

三月十六日:野百合學運

■ 黃崇祐

事實上,台灣從威權解體到民主轉型的民主化歷程,青年朋友不但沒有缺席,甚至啟動九○年代一連串寧靜革命的民主發展之路,扮演臨門一腳關鍵角色,發生於一九九○年三月十六日到二十二日的「野百合學運」,在中正紀念堂靜坐的六千多位大學生,提出了四點訴求:「廢除臨時條款、解散國民大會、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

內外壓力齊下,國民黨終於由李登輝總統同意召開國是會議解決當時政治危機,並帶動日後的憲政改造與民主改革。

三月十六日是野百合學運展開的日子,是一個對於台灣青年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日,值得定為台灣的青年節。(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憲政組研究生)


■ 馬文鈺


當年勇敢投入「黨外」運動的年輕人,無論是所謂的美麗島或是律師世代,多是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年紀長一點的,三十出頭,年紀小一點的二十幾歲,大家憑著與年輕俱來的改革精神和不怕死,選擇對抗威權體制,抱著不獲民主誓不還的決心,不顧一切的推著時代走,他們追求的,無非是民主和自由而已。

接著一九九○年三月中正廟開始風起雲湧,數千名的大學生與年輕教授對最後的威權發出了怒吼, 震碎了威權最後的一道城牆。

從「黨外」反威權、追求民主,傳承到野百合學運而抵於成,這一脈絡,才是台灣青年節的重要意義。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碩士生)


四月七日:鄭南榕自焚

■ 陳朝震


民進黨昨和台灣青年民主聯盟發起「票選台灣青年日,看見台灣青年」活動,藉此彰顯目前的三二九只是「中國」青年節。

我主張四月七日鄭南榕自焚逝世紀念日為台灣青年日。

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曾經說「我是一個外省囝仔,我主張台灣獨立」的鄭南榕,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在面對國民黨政權的搜捕行動中,不惜自焚而死。

隔年忌日,歷史學家李筱峰先生主張,將四月七日訂為「言論自由日」。

李筱峰一九九九年在自由時報說:「回顧南榕死後這十年,台灣的言論自由有了長足的進步。『自由之家』甚至評論我們台灣已經是一個完全自由的國家。不論誰如何公開主張左右統獨,都不必擔心會被拘提,也不必再用生命來抗爭。」由這點可知鄭南榕對台灣的民主貢獻,是關鍵的臨門一腳。

現今年輕人多注重個人享受少有團隊責任,而鄭南榕的精神就是「勇於主張,敢於承擔」,又充分表現對台灣的愛,足為時下青年表率。(作者為退休人員)

 

七月十六日:轟炸東京

■ 蔣朝根

台灣青年民主聯盟發起「票選台灣青年日,看見台灣青年」活動;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表示,青年節不應取消,至於要定在哪一天,要如何慶祝,應先聽青年意見。

筆者即將邁入六十耳順之年,本不應越俎代庖,但願以「老青年」的身分提出淺見。建議以台灣第一本政論性雜誌《臺灣青年》發刊日七月十六日,定為台灣青年日。

一九二○年一月十一日,一群東京留學生在蔡惠如的奔走下,組成「新民會」,同時決議創刊《臺灣青年》,七月十六日發刊,當時的刊物名稱還注釋羅馬拼音「THE TAI OAN CHHENG LIAN」,凸顯台灣主體性,打破凸灣是隸屬日本的思想。

當時,於台北大稻埕行醫的蔣渭水,在其大安醫院隔鄰開設「文化公司」,進口《臺灣青年》,偷偷傳閱在當時台灣最高學府總督府台北醫學校、台北師範學校的學生間,逐步引燃台灣本島第一個現代化結社「臺灣文化協會」創立火種,掀起一九二○年代自治民主轟轟烈烈鋪天蓋地的反殖民運動。甚至發生一九二三年台灣青年謝文達駕駛台灣人捐獻贈送的「台北號」飛機,在東京上空撒下書寫「臺灣人生活在暴戾之下久矣」、「殖民地總督獨裁是立憲國日本的恥辱」等的「紙彈」,一吐台灣人的怨氣與憤怒。不知現在的御宅男,有沒有這等的氣魄!(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2007.03.28自由時報

台灣人民法院開庭

■ 陳達成

邱毅率眾衝撞法院一案,證據確鑿竟然輕判,加上之前「興票案」洪泰文檢察官、黃世明檢察長違法濫權不起訴處分,「國務機要費案」陳瑞仁檢察官違憲濫權予以起訴,而在「胡瓜詐賭案」爆發法官收賄疑雲後,人民更不禁要問,法院真能信賴嗎?法院真能伸張正義嗎?答案是:從一九八二年到二○○一年之間,司法部門以人民納稅錢所發的冤獄賠償金高達新台幣四十三億,但是製造冤獄的司法官,卻無一人被追究責任。

這些冤獄涵蓋各類案件,可見不只是政治案件,司法的弊病是全面性的,威脅所有的人民,面對這樣的司法體系,人民百姓又該怎麼辦?誰能為他們說一句公道話?身為法律人,每思及此,心痛如絞,在與恩師林山田教授懇談後,遂有了「台灣人民法院」的誕生。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將在清明節前夕的三月卅一日首次開庭,審理一般法院不願意辦的第一件控訴案—蔣介石的二二八大屠殺案。

蔣介石的歷史功過有待史學家釐清,但是對台灣人民來說,從二二八大屠殺到白色恐怖,蔣介石為台灣所帶來的諸多不幸和痛苦,終其一生為台灣所造成的苦難,以「罄竹難書」還不足以形容。但在其死亡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不但未追究其責任,竟然還有以國家稅收所成立的紀念堂,對其專制獨裁歌功頌德,其遺骸還佔據大片國家土地,以人民血汗錢提供警衛、禮兵等等禮遇;其後代不但毫無愧疚,還高姿態的向身受其害的台灣人民嗆聲。在司法公義不彰,人民百姓投訴無門之下,台灣人民法院才挺身而出受理此案,冀望為公理正義開啟一絲曙光。

蔣介石死亡已逾三十年,超過一般法律追訴期,但是其所犯罪行,是以國家恐怖主義精心策劃,侵害人權最極致的大屠殺,屠殺對象為手無寸鐵的善良百姓,其犯行遠遠超過沒有追訴期限的戰爭罪犯(到現在納粹餘孽被發現,照樣扭送國際法庭制裁)。因此,釐清追究蔣介石的罪責,永遠沒有追訴期限的問題,這不但是台灣人民的共同期望,也是最基本的公理正義。

台灣人民法院這次的開庭,已經完成收件,在三月卅一日開審查庭,接著開準備程序庭、調查證據庭、言詞辯論庭、宣判庭,預備兩個月開一次庭,共開十二庭。我們將邀請林山田教授、李永熾教授、李筱峰教授、金恆煒總編、李勝雄律師、長老教會陳福住牧師以及國際人權組織成員艾琳達、齊馬諾等人共同參與,並歡迎所有台灣人共同參與。也將發開庭通知給被告家屬蔣孝嚴,聘請律師為蔣介石辯護;並且請大家踴躍參與陪審團,共同為彰顯台灣的公理正義盡一份心力。(作者為律師)

 

2007.03.28自由時報

《林保華專欄》港獨 台灣媒體忽略的一幕

■ ◎林保華

香港特首的小圈子選舉三月二十五日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投票,半個小時就揭曉,曾蔭權取得六四九票,擊敗取得一二三票的梁家傑而連任。有幾個支持民主派的選委可能被策反了。曾蔭權當著選舉委員面前立即灑下熱淚,還上街在敞篷車上向市民謝票。

眼淚與謝票非常突兀,因曾蔭權幾乎是百分之百可以當選,因為中國早表態支持曾蔭權出任。而學台灣被他「謝票」的民眾根本沒有權利投票,可見這樣做的虛偽了。投票場所放在遠在離島的國際機場附近,就是擔心民眾包圍抗議。

北京對曾蔭權的勝選非常興奮,因為是「高提名、高得票、高名望」,可以為這場虛偽的選舉蓋上遮羞布。「高提名、高得票」是必然的,因為由中國欽定的基本法規定產生八百個選委的機制保證親共人士出任,但是他的高,還不如前任的董建華,董高到七百多人提名,最後還是被北京踢走。

至於「高名望」,與高知名度有關,香港媒體大部分已經被中共滲透,他們宣傳什麼,封鎖什麼,比曾蔭權的造勢大會還有效。曾蔭權的高名望還有如下因素造成:一、香港人留戀英國人的統治,所以曾蔭權「港英餘孽」身分有助他的名望;二、他個人能力較強,特別是很懂得如何利用媒體;三、香港這兩年經濟復甦,尤其是去年一年股市創新高,也提高他的聲望。前年他提出要擴大稅網而設銷售稅,如今不但取消此議,還答應減稅且向市民「派糖」並開政治期票討好民心。

但是這次「選舉」特首,還是與以前有不同之處:

一、民主派首次派員參選,進入建制反建制,以取得宣傳自己理念的平台。但是參與小圈子選舉也引起爭議,等於默認建制合法性。兩派爭議引起一些不快,但是反面聲音有助市民保持清醒,就是別以為這真是民主選舉。

二、親共人士被迫學習民主。由於民主派參與競爭,迫使曾蔭權要面對市民回答他們所關注的問題,例如什麼時候才有普選,也學台灣舉辦造勢大會,雖然人數只有幾千。

其中兩場辯論會收視率很高,反應強烈,估計這將開未來特首選舉必須進行辯論的先河,只是討好北京是不行的。

共產黨對付梁家傑的絕招則是扣他「港獨」帽子,因為他主張修改基本法廢除小圈子選舉。這點與台灣憲改就是台獨如出一轍,以此嚇唬膽小怕事的香港市民。辯論會上也有人以此責問梁家傑。梁問現場觀眾:「哪個相信會有人搞港獨的,請拍下手!」他以為沒有人拍手就可為自己解套,豈料台下竟有觀眾熱烈鼓掌。有的是給梁家傑難堪,有的卻是真的希望搞港獨來掙脫中國施加香港的鳥籠民主。這是香港市民對港獨的公開表態!

(作者為資深時事評論員)

 

2007.03.28自由時報

嚴加防範台灣農技外流中國

二○○五年三月,中國召開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胡錦濤、溫家寶頻頻拋出統戰新措施。胡錦濤說:「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事關廣大台灣農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實解決」。溫家寶繼而強調:「要採取措施,解決台灣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地區農產品到大陸的銷售問題。」

中國對台農業統戰新措施,透過連戰聯共制台之旅、國共經貿論壇正式出籠。在所謂的「十五項利多」之中,中國國務院批准多項台灣農漁產品,可以零關稅進口中國,以及給予檢驗檢疫便利。當時,國民黨自我吹噓替台灣農民立下大功,並以此譏諷政府辦事不力,沒有照顧農民。

然而,一、二年來,台灣農民到底得到多少好處?事實上,即使少數農民或青果商得利,但台灣農業卻面臨更大的挑戰,造成廣大農民無法彌補的損失。可以說,長期的後遺症正在浮現。例如,中國引進栽培台灣黑珍珠蓮霧,規模高達二百多公畝,其他台灣水果在中國也隨處可見,儼然倒打台灣的市場。

另外,台灣的種茶、製茶技術優良,具有極大的國際競爭力。可是,卻有台商將茶葉品種及製茶技術帶到中國,利用當地廉價勞工及土地大量種植,從而外銷國際或回銷台灣,使國內茶業飽受衝擊。諸如此類,如果我國的「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不能有效執行,未來台灣農業恐怕在自家人打自家人之下,難以抵擋中國農產品的競爭。

以上的情況,絕非意外之事。吸引台灣農業技術,在中國大量種植,本來就是中國對台灣農業統戰的目的,所謂台灣農產品零關稅進口,只是包住毒藥的糖衣罷了。中國國務院在公布台灣免關稅農漁產品時,便同時推出兩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以及兩個「台灣農民創業園」。所謂的試驗區、創業園,用意便是拉攏台灣的農業專家,逐漸掏空台灣的農業技術。

這些農業統戰的圖謀,顯然是一項至毒之計。首先,中國特別重視台灣中南部地區農產品,乃因其十分清楚台灣中南部是本土政權的大本營,假使中國對台灣中南部農民統戰有成,將動搖台灣本土政權的基礎。此一「直搗黃龍」策略,當然是想為泛藍陣營增加台灣中南部的支持度。

其次,所謂的試驗區、創業園,吸收台灣的農業專家及技術,一方面可以促進中國農業的現代化,有助於解決一部分棘手的三農問題,另一方面,台灣農業外銷遭逢敵手,或者禁不起中國農產品回銷,在台灣本屬弱勢的農民,生計一定會更加惡化,形成政治與社會安定的威脅,讓台灣內部自亂陣腳。

近年來,有些農業專家,甚至退休農政官員,在中國百般禮遇之下,前往中國從事交流。台灣的農業技術,因此一一外流中國,以過去的名詞來說就是「資匪」。那些學者專家,接受國科會、農委會的委託研究,掌握不少我國農業技術,這些千辛萬苦得來的成果,花費納稅人不知多少錢,最後卻白白被中國所獲,還回過頭來打擊台灣農業。如此行徑,不就是聯共制台的實踐嗎?

中國農產品進口及走私,如果不能嚴格把關,災難立即隨之上門,數年前的口蹄疫從中國傳到金門再傳到台灣,實為慘痛的教訓。兩岸交流的風險,當然不僅止於此。台灣的農業技術與品種,原是我們的競爭優勢所在。在中國處心積慮要掏空台灣農業之際,政府對農業技術與品種流往中國缺乏警覺,如此下去後果堪憂。如果等到農業被中國打垮,才省悟到要有效管理,就來不及了。

 

2007.03.28自由時報

雄鷹戰機 扁促提升推力


陳總統(左)、呂副總統(右二)昨出席「翔昇專案」成果展示及命名典禮,親自坐上雄鷹戰機駕駛座的陳總統,雙手豎起大拇指,呂則在一旁拍手。(記者詹朝陽攝)


翔昇專案將幾項國產最新武器整合在雄鷹戰機上,包括機翼掛載的天劍二A反幅射飛彈(上圖),萬劍機場遙攻武器(下圖)。

要國防部支持下階段研發

〔記者許紹軒/沙鹿報導〕翔昇計畫七年有成,陳水扁總統與副總統呂秀蓮昨天到漢翔公司將新戰機命名為「雄鷹」。據指出,由於這次性能提昇案的戰機推力並無改變,陳總統於貴賓室休息時要求國防部長李傑應支持加大發動機推力的下階段研發計畫,保留國內航空高科技研發種能。 據了解,推力不足為IDF目前最大缺點,目前一具發動機推力約一萬磅左右,確嫌不足,已有多家美商表示有興趣參與此計畫,其中有二案正在接觸中,每具發動機推力有機會達到近一萬二千磅,但必須修改機尾結構。

昨天雄鷹雙座機、經國號戰機與AT-3教練機一同進行試飛任務,返航落地後由陳總統致詞,並由陳總統與呂副總統一起為戰機掛上「雄鷹」名牌。

總統致詞時表示,在對外採購戰機不易的情況下,「翔昇專案」適時填補空軍反制作戰戰力的空隙,對確保國家安全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猶如台灣本土特有品種的「台灣蒼鷹」不斷的翱翔於天空,嚴密的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因此,政府才取「台灣蒼鷹」的雄姿,將新研製的戰機命名為「雄鷹」戰機。

期盼儘速完成三項軍購

他說,「翔昇專案」是在他就任總統前的一九九九年定案,但經費與執行則是在他任內編列,並沒有因為這是前任政府的規劃就予以推翻。但遺憾的是,分別於一九九四、一九九七與一九九八年定案的三項軍購,至今還沒完成預算審查和通過,甚至今年度的總預算案還沒獲得立院通過,這在任何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都是沒法想像的事情。

昨天呂副總統也搶盡鋒頭,在總統離開會場後,她突然要求想上台致詞,即席演講讓她口誤連連,不但試飛官吳康明講成「吳康男」,雄鷹戰機從頭到尾沒唸對過,一直講成「英雄戰機」,儘管如此,台下漢翔員工依舊不吝於掌聲,而「副總統好」的呼聲也仍然嘹亮。

 

漢翔展現成果 軍方應正視

記者許紹軒/特稿

在內外多重壓力夾雜下,雄鷹戰機能風光地對國人公開,漢翔公司上下齊心突破重圍,實屬不易。而在陳總統背書下,空軍如何「正視」翔昇案成果,也成為重要的課題。昨天的翔昇專案命名典禮,中科院與漢翔兩個主要計劃執行單位一開始就不同調。從去年十月四日單座機首飛開始,漢翔屢次想要公開戰機都被軍方否決,甚至昨天的命名點禮,國防部長李傑一直到前晚七、八點才決定出席,才使包括空軍司令沈國禎在內的空軍官員出現會場。

不過為了避免給人背書的感覺,試飛過程幾個飛行動作引來漢翔員工熱烈鼓掌時,空軍將領不是不動如山,就是交頭接耳,極少有隨之鼓掌的場面,讓人不得不懷疑,空軍出席活動並非本意。

但IDF戰機需要性能提昇的事實卻也擺在眼前,沒有新式油箱多出來的一千二百磅燃油,戰機滯空時間依舊短得可憐;IDF當成載台,中科院研發的「青雲」油氣彈、「天劍二A」反輻射飛彈、「萬劍」機場遙攻武器等對地攻勢武器才有機會發揮戰力。

也因此,昨天典禮結束時,空軍司令沈國禎被媒體問到:「司令,這件事情(指雄鷹機)有什麼打算?」他倒是回答的相當巧妙,我現在正在打算。一句話道破空軍所面臨的處境。

面對總統的加持,空軍看來得放棄先前對翔昇機的不屑,認真思考一下要怎麼做才能雙贏了。

改良自經國號 無涉「去蔣化」

 

 

2007.03.28自由時報

總統參選人大會考

 

2007.03.28自由時報

纏訟四十年 光華寮案 日最高法院判我敗訴

過去四次判決 違法


光華寮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記者王平宇/東京、台北綜合報導〕日本最高法院二十七日對纏訟四十年的光華寮(見圖,法新社)訟案做出判決,指「過去的四次以台灣為原告的判決均屬違法」,本案發回京都地方法院,事實上是判決台灣敗訴,判決的最大理由是,「中華民國對中國的代表權已經消滅」。

日本最高法院審判長藤田宙靖昨天在判決書中指出,一九七二年在日中共同聲明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代表中國的國家,本案的原告為「代表中國的國家」,因此「中華民國」並不能做為本訟案的原告,過去的四次下級法院之判決均屬違法。

外交部昨對日本最高法院的判決表達深感遺憾與失望。外交部指出,日本是崇尚自由民主的法治國家,其司法獨立應不受其他因素影響;本案台灣政府已獲一、二審勝訴,足見法理上已經具有充分依據並受到相當肯定;本案在日本最高法院懸宕二十年後,該院竟認定本案訴訟代表權在一九七二年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此一判決僅注重形式,忽視現實,我政府對此完全無法理解且至感遺憾。

外交部強調,光華寮是中華民國一九五二年在日本所購作為留學生宿舍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一九四九年成立後,未曾管轄台灣,雖然日本於一九七二年與中國建交,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不容否定,中華民國所取得的財產,在法理上絕無「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並由該國成為有權續行訴訟者」之理。

外交部重申,中華民國一九四五年起即有效管轄台灣,一九四九以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分治,此一事實迄今毫無改變。


中華民國消滅 凸顯正名必要性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特稿

與中國官派留學生纏訟四十年的日本光華寮訟案終於落幕,在中國總理溫家寶來訪之前,日本最高法院送上一個特大號的禮物,由光華寮案的判決進一步顯示在國際上「中華民國已經消滅」的事實。

光華寮訟案的判決說明兩個重點,首先是,日本最高法院選在溫家寶到訪之前對已經「存封」二十年的光華寮做出判決,否定台灣的訴訟資格,這顯然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博取溫家寶歡心的做法非常明白。

其次是,七二年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時,雖然沒有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是認定「中華民國已經消滅」,而光華寮訟案最早的京都地方法院判決是在七七年,以後包括大阪高等法院發回更審等的四次判決原告都是「中華民國國有財產局」,被告雖為中國留學生,但是全為中國政府的「代打」,上訴到最高法院,中方的理由是「原告沒有訴訟能力」,而被日本最高法院認定。

從光華寮訟案,再一次說明台灣正名的必要性,台灣繼續以「中華民國」在國際上進出,可能已面臨極限,因為「中華民國」的領土、主權都涵蓋中國大陸,威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如以「台灣」為名,顯然不與中國的利益衝突,承認「中華民國」的訴訟資格同時也違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承諾,這也是這次日本最高法院在光華寮訟案判決上,認為過去的四次各級法院判決認定「中華民國」的訴訟能力「屬於違法」的最大依據。

光華寮案的判決不但告訴台灣人正名的重要性,也暴露出一向標榜獨立的日本司法也不過如此而已,一些人還是懂得配合政治季節,博取中國的歡心。

 

2007.03.28自由時報

呂談遺產稅 有必要調降

〔記者王平宇、蘇金鳳/綜合報導〕副總統呂秀蓮昨日接受東森電視專訪,暢談財經政策與理念。針對主持人關切兩岸直航問題,呂秀蓮表示,商人關切往來兩岸的便利性,但政府更須負責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全等把關。他認為,如果中國能對全球鄭重宣示放棄武力犯台,那直航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此外,呂秀蓮被問到有關遺產稅問題時也明確表示,遺產稅已與當初劫富濟貧的立法宗旨漸行漸遠,她主張遺產稅確實有必要大幅的調降。

昨天稍早,呂秀蓮在台中市本土電台海洋之聲演講時強調,二○○八年所選出的總統,對手是日益強大的中國,屆時台灣的老百姓需選出一個具有國際觀,能帶領台灣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的領導者。

 

2007.03.28自由時報

中華電信南遷? 工會代表力挺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中華電信工會昨日在高雄召開各分會理監事聯席會,與會一百多位工會代表支持總公司南遷的計畫,認為如此可落實電信科技行動辦公室的藍圖,也扭轉長期南北失衡的逆勢。

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張緒中強調,該決議日前已在公司董事會提案,中華電信為官股企業中最大的國營事業,南遷將可帶動台電、中油總部也往南移,這正是配合執政黨的政策。

張緒中強調,他經常被政治人物貼上標籤,一下子說他是親綠、一下又說他偏藍,他向來都是站在爭取勞工權益立場,只要政治人物違背勞工立場或是只想騙取勞工選票,他就會站出來捍衛。此次,他發動總公司南遷計畫應該與執政黨政策不謀而合,絕對會獲得政府支持,同時也會獲得南部民意代表支持,工會就是要告訴總公司不要以台北觀點看天下,也不要以台北觀點來治理公司與員工。

中華電信工會不是只喊喊口號而已,張緒中強調,日前已經在總公司董事會中提案,公司必須正視評估這項提案,而工會也已完成說帖,爭取立委及主管機關支持。

中華電信工會推動總公司南遷的說帖鎖定在五大主軸:翻轉台北中心思維、藉此改造中華電信組織;彌平南北數位落差、促進全台網路發展;財政稅收南北平衡、帶動南台灣產業活絡;降低公司營運成本、資產活化再創價值;電信傳播產業南部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