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5自由時報   小三通…通殺金門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915自由時報   

金門小三通兩岸往來人數「出多進少」

 

擴大小三通 不會馬上好

記者吳正庭/專題報導

台灣開放一日三千陸客入台,結果人數一日三百不到,其實,走過小三通七年的「金門經驗」裡,早已預告陸客入境觀光的「操之在人」,其他在交流、消費的單向傾斜,以致經濟失血,甚至國土安全隱憂浮現,都足以作為台灣「靠近」中國的殷鑑。

馬政府上台後,不斷送出兩岸鬆綁政策,但是開放包機、陸客來台的商機卻遠不如預期,門戶洞開的結果,反而讓台灣民眾更無保障地暴露在中國黑心商品的威脅之下,例如最近發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台灣就是唯一的進口國;當然更不用說中國對於台灣的主權、外交打壓是絲毫不手軟。

擴大小三通的利基在哪?寄厚望於陸客來台有多不切實際?歷經七年小三通的金門民眾最有感觸。

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島嶼休閒資源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建民說,小三通之初,規劃一天有六百名陸客入境金門,結果一直到二○○四年底才有首批中國觀光團抵金,而三年半來,陸客抵金的總人數還不到六萬人次。

出多進少 中國磁吸效應強

反觀小三通旅客進出人數,從二○○一年起的二萬一千三百七十七人,到二○○七年的七十二萬五千零九十六人,後五年每年均以十萬人次向上攀升,扣掉陸客後,該航線台、金旅客一年單次的利用量,比陸客總量五倍還強,人數上明顯產生「出多進少」的磁吸效應。

面對馬政府再度畫出中國觀光客來台的商機大餅,難怪會有走過小三通七年的業者頓足臭罵,「扁」加「馬」就等於「騙」。

計程車運將阿山說,現在連補牙都有人跑到對岸去了,擴大小三通對金門有什麼好處,「生雞蛋嘸啦!」最多就是方便台商去中國。

金門縣商會理事長蔡天送說,小三通走了七年多,種種的政策限制,根本讓金門無法動彈,政府開放中國團直航赴台灣觀光,金門的定位在哪裡?台灣又準備好了嗎?

縣議員蔡水游更批評,縣政府沒有把金門搞好,當然吸引不了觀光客,而行政院同意中國客由金門到台灣觀光,金門到時恐怕又要淪為觀光客上廁所的地方;更讓人擔心的是,增量的過境旅客,還會排擠金門人搭機赴台的權益。

李炷烽嘆操之在人

獲知馬英九要蓋金廈大橋,老人家所擔心的則是:「傳染病是不是跟著過來?」「向大陸買水安全嘸?」

還有人說:「一百億元蓋橋,不如給小學生每人買一台筆記型電腦卡實在!」再不然,「買一架最豪華的醫療後送專機,都對金門鄉親有利」。

連一向與中國友善的金門縣長李炷烽也不諱言指出,一般人以為金門在開放博弈之後可以吸引大量中國客消費,但稍加體認就會知道,如果好處不是留在中國,中國方面不見得會放人,「究竟誰才是老大?很多事其實是操之在別人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