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5自由時報   走廈門像走灶腳 百億熱錢流向中國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915自由時報   

記者吳正庭/專題報導

過去,熱鬧繁華的台北市,曾是一海之隔的金門人嚮往之地,現在,對岸「大桶水」、「老房子」足浴,成了金門人如「走灶腳」般的休閒去處,甚至比台北「一○一」、「摩天輪」還熱門,被稱為「廈門通」遠比「老台北」還夯,金門往廈門的民生消費,已經越走越緊密。

三十六歲的林先生,準備更換四顆假牙,金門牙醫告訴他,一顆瓷牙要價新台幣四千元,打折後「一口價」一萬五千元;後來,他直奔福建漳州,看的還是台灣過去執業的牙醫,返程還有計程車費補助,同樣裝瓷牙,全部只要一千元人民幣(約台幣四千五百元)搞定。林先生坦言,價錢是超便宜,但回想當時補牙器具是否完全消毒,一點把握都沒有,還好裝了半年以來,沒有什麼異狀。

金城鎮一名婦人,去年到廈門一家兼看中醫的知名足浴店,本來只是給醫生把把脈、看看肌肉痠痛,沒想到一針扎下去竟倒地不起,最後還是透過紅十字會協助返金才無大礙。

金門人把廈門當做後花園,不但大人愛走,小朋友更能跟著到廈門吃麥當勞,或是去「沃爾瑪」、「SM」大賣場血拼,一家人利用長假往內地旅遊,近年也蔚然成風;火鍋業者吳國樑說:「大家常往對岸跑,做餐廳的感受最深,現在週六、日的客人,幾乎不用訂就有位子。」

小三通之初,金門業者一片哀鴻遍野,隨著政策擴大,金門人投資廈門房產的大筆資金,更使得島內的經濟活力逐漸消失。

廈門地產業者估算,金門人在廈門買房約達七千套至一萬套,一位因親友「走告」也加入買房行列的蔡姓屋主說,若加上小三通前即往探路者,恐怕總量在萬套以上;以保守的一套房價一百五十萬元新台幣合計,七千套的資金也已超過新台幣一百億元。

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中國大陸研究所研究生鄭大行說,行政院發布的數據顯示,自二○○五年十月三日開放金、馬兌換人民幣現鈔業務至二○○七年底為止,金融機構共買入人民幣六千六百一十二萬元、賣出金額達人民幣三億九千零六十三萬元,賣出金額約為買入金額的五至六倍。證明金門透過合法金融機構兌換的金流,也和單向傾斜的人流一樣「出多進少」。

上百億熱錢流向中國,當然直接影響金門島內的消費能量,更別提一旦投資虧損,或因地下匯兌蒙受損失,金門經濟將更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