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9自由時報
〔編譯陳宜君╱綜合報導〕中國四川省二十八日又傳出四人死於豬鏈球菌疫病,累計死亡人數迄今已達三十一人,感染人數則有一百五十二人。香港媒體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密切觀察疫情發展;世衛對四川疫情的規模前所未見、且呈現點狀分佈的現象,深感憂慮和疑惑,不排除派員前往疫區考察。
中國衛生部二十八日根據四川省通報所發佈的通告指出,截至當日中午為止,四川共有一百五十二人感染豬鏈球菌疫病,較前一天增加二十七例,另有六起稍早的疑似病例被排除;其中實驗室確診和臨床診斷病例共一○六例,疑似病例四十六起,死亡三十一例,病危二十七例,痊癒出院者七人。
中國媒體指出,感染人數增加不必然代表疫情擴散。以二十八日新增的二十七起病例為例,只有六人為新發病例,其餘均是既往感染病例。
短期內還會出現新病例
中國農業部和衛生部指出,四川短期內還會出現新病例,但發病人數的增加速率近來已有下降趨勢。
世衛西太平洋地區的發言人迪茨表示,世衛認為四川的疫情仍存有兩大疑點,包括疫情規模為何迅速擴大,以及疫點為何呈點狀分佈。迪茨指出,中國過去爆發的最嚴重豬鏈球菌疫情,是一九九八年發生在江蘇省,當時有二十餘人感染;反觀四川迄今已有百餘人染病,且並非集中爆發,某些村落甚至只出現一個病例,因此此種疫病的感染途徑與散播方式均值得深入研究。
必要時世衛將派員實勘
迪茨還指出,有國際專家質疑此波疫情的致病細菌可能已出現變種,不過中國官方表示並未發生;另外以往的感染病例會有失聰的後遺症,但四川尚未有人出現後遺症,原因令人費解。迪茨說,必要時,世衛將派員和中國政府代表一同前往四川實地了解疫情。
疫苗預計半個月後上市
世衛的一名發言人表示,跡象顯示,四川此波疫情似乎只是局部性,並不會造成國際威脅。四川省已主動暫停出口豬、羊等肉品。中國農業部委託廣東藥廠生產的疫苗正在日夜趕工,預計半個月後就可大量上市。四川省疾病控制中心人員表示,此次疫情迄未出現人類互相傳染的個案,和發病者一起食用豬肉的親友也大多沒事,感染者大多是手上有傷口、曾宰殺或是直接接觸病豬的人,因此他認為患者都是因為感染病菌而發病,並非受到傳染。
豬鏈球菌 未必是禍首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中國四川豬隻爆發怪病,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表示,豬鏈球菌是細菌性疾病,遍佈全球養豬國家,只要施以抗生素治療,就可治癒,因此,四川豬隻爆發的怪病,有可能是中國隱匿疫情,拿來搪塞的藉口,不排除還有其它更可怕的病毒作祟。
防檢局局長宋華聰表示,台灣豬鏈球菌好發於二至四個月齡的小豬,通常只要施以抗菌抗生素盤尼西林治療,治癒後照樣可以出售,且豬鏈球菌在台灣存在多年,從未出現人類感染致死案例。豬隻感染細菌很容易分離出來,但感染病毒卻須經過細胞培養才能得出答案,雖然中國現在公佈的豬隻染病的症狀和感染豬鏈球菌的症狀相似,但豬病有很多病徵均相似,單從症狀難以判定究竟感染了什麼病。
宋華聰指出,中國向來對動植物疫情的透明度就不高,當初台灣豬隻疑感染自中國走私的病毒爆發口蹄疫,當時中國就故意不跟台灣講中國口蹄疫還有另一種亞洲一型的病毒。但是台灣自爆發口蹄疫疫情後,就很少查獲中國走私豬肉登台,民眾不必擔心染怪病的四川豬肉侵台,目前該局查獲到中國走私來台的動物以寵物居多。
儘管如此,由於中國至今豬病疫情仍不明朗,防檢局仍保持高度戒慎恐懼,已經通令防檢局全台分局針對港口和機場自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強檢疫,並函請海巡署及關稅總局加強查緝走私農畜產品。同時再呼籲養畜農民或相關產業人員,暫時不要前往中國畜牧場及屠宰場參訪,或是安排中國人士至國內參訪畜牧場、家畜禽市場、屠宰場及肉品加工廠等場所。
如果有民眾前往中國旅遊,回國後除應沐浴、更換衣鞋及徹底消毒外,至少也得等一週後才可再進入動物飼養場所,以確保國內畜牧產業安全及國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