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7大紀元時報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國,當全球包括中國的消費者在享受價格愈來愈低廉的玩具產品的同時,中國的工人也在遭受愈來愈殘酷的剝削。(Getty
Images) |
☉李強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國,現有各類玩具生產和出口企業6,500多家,約有1,300萬從業人員。2004年中國玩具出口總額達150.9億美元。廣東省是中國最重要的玩具生產及出口基地,現有玩具企業4,500多家。美國、歐洲和日本是中國玩具出口的主要市場,占總額的90%,其中對美出口占出口總量的60%以上。美國市場上出售的玩具有80%以上都印著「Made
in China」的標記。
玩具是怎樣製造的?
我們在2005年1月至4月對廣東省東莞市的11家玩具製造工廠進行了隨機調查,在8月又進行了一次跟蹤調查。這些工廠包括:東莞凱龍玩具廠、捷領玩具廠、雅田玩具製品廠、東旭玩具廠、溢勝玩具廠、國聯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威旺塑膠玩具廠、龍華玩具廠、順連玩具廠、龍昌玩具廠、領先玩具廠。這些工廠大多是港資企業,其客戶主要為美國的大型玩具經銷商和零售商,如沃爾瑪(Wal-Mart)、孩子寶(Hasbro)、美泰(Mattel),以及速食連鎖店麥當勞、肯德基等。在這兩次調查中,我們訪談了近200名工人,廣泛搜集了工人的工資單、工卡記錄等等,以這11家工廠為視窗,管窺廣東省玩具製造業的一般勞動條件。
根據我們的調查,除了一家工廠在生產淡季基本遵守中國勞動法外,其他的10家工廠都存在違反勞動法的行為。
例如在工作時間要求上,中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能超過8小時,每週不超過40小時。由於生產需要可以加班,但是每天不能超過3小時,一個月不能超過36小時。勞動法還規定勞動者每週至少要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儘管有法可依,在被調查的11家工廠中,只有一家在生產淡季時基本上遵守了勞動法在工作時間方面的規定,其餘工廠的工人每天的實際工作時間都超過11個小時,其中7家工廠的工人甚至每天工作要14.5個小時。另外,超過半數以上工廠的工人每週工作7天,其餘工廠每週工作6天,休息一天,或者每月休息兩天。這樣,很多工人每週要工作80至90個小時,遇到生產旺季或者工廠趕貨的時候,時間會更長。
在工資方面,大多數玩具工廠實行計時計件工資,也就是工廠規定一定的生產量,工人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生產達到計件數。通過計時計件工資,實際上是很大程度讓工人被迫在超勞動強度下工作。東莞的最低月工資為574元,按照法定工作時間折算為每小時3.43元。另外,勞動法第44條規定,正常工作日加班時,加班工資應不低於正常工資的1.5倍,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補休的,不低於正常工資的2倍,法定節假日不低於3倍。然而,被調查的10家工廠的工資低於東莞的最低工資標準,而且不按法律規定支付正常加班工資。
以凱龍玩具廠為例,該廠每小時的工資標準為1.9元,只有東莞市最低工資標準每小時3.43元的53%。另外,該廠沒有「加班」這個概念:星期六和星期天的工作時間也按正常時間計算,而沒有額外的加班費。按照這個標準,該廠的工人每週工作7天,一共80.5個小時(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12個小時,星期天8個半小時),只能拿到152.95元,一個月只有611.8元。但是如果凱龍工廠依據法律規定支付工資的話,工人每週的工資應為380.73元,每月至少1500多元。
按照計時計件工資計算,工人拿不到合理的加班工資,凱龍工廠的工人只拿到了他們按照法律規定實際應得工資的40%,他們每個星期都少拿227.78元。如果他們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的話,這個數字會更高。
中國工人勞動力之低廉,通過此例可見一斑。
誰在殘酷地剝削勞工?
除了強迫工人超時工作以及支付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以外,被調查的工廠違反勞動法規的情況還包括:絕大多數工廠沒有給工人買醫療、工傷及養老保險,很多情況下,只有在勞動和社會保障機構要來檢查的時候,工廠才會給少數工人買保險,而且要工人負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費用;除了經常要週末加班外,工人很少能享受帶薪的法定節假日,甚至平時請假都不容易,至於婚喪假、產假更是想都不敢想;很多工廠對工人進行罰款、非法搜身,有的主管經常辱罵甚至毆打工人;大多數工廠只招收18∼30歲的工人,有的工廠僱傭16歲以下的童工;很多工廠要求工人不管在不在工廠食堂吃飯都要繳納伙食費;工人的住宿條件惡劣,十幾甚至二十幾個工人住在擁擠的宿舍裡,每層樓上通常只有一個衛生間供上百人共用;有的工廠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不允許工人隨意出入工廠;工廠經常會扣押工人一個月的工資,而且經常藉口不批准工人辭工的申請、不歸還最後一個月的工資。調查所發現的以上情況不只是玩具工業獨有的,也不只是東莞獨有的,而是珠三角甚至整個東部沿海地區出口型加工製造業勞動條件的縮影。很多國際學者將這種工作條件與19世紀的血汗工廠相提並論。
調查中發現,造成以上狀況的原因,不僅僅是製造商缺乏人道主義和利慾熏心。
全球化經濟體系的一個顯著特點便是逐步形成並完善的分層承包體系,在這個金字塔的最頂端是零售商(如沃爾瑪等大型連鎖商店),往下分別為製造商(即為零售商提供貨源的製造企業,很多為知名的品牌公司)和承包商(或稱供應商,即生產產品的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則處在這個體系的最底部。這樣,沃爾瑪、美泰(美國著名玩具製造公司,其產品供應給沃爾瑪等公司)、孩子寶等品牌公司、東莞凱龍玩具廠等玩具製造廠就構成了這個體系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由於激烈的競爭和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物美價廉產品的要求,零售商總是盡力壓低其採購產品的價格;製造商,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則紛紛將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從本土轉移到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以追求廉價勞動力,同時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並追求盡可能大的利潤,他們往往不直接在當地設廠,而是把訂單通過中間公司將生產承包給當地的工廠。承包工廠則不得不接受製造商給出的低價,很多時候為了接到訂單,他們甚至主動把價格壓得更低。由於製造商對原料和產品的質量都有很嚴格的要求,工人的工資變成了成本中惟一具有彈性的因素,處在體系最底部的工人不得不來承擔這個代價。
當全球包括中國的消費者在享受沃爾瑪價格愈來愈低廉的產品的同時,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的工人也在遭受愈來愈殘酷的剝削。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