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13 自由時報
☉郝培芝
歐洲議會於日前通過歐盟執委會所提「歐盟對中國策略」報告決議案,明確指出歐洲議會不能接受中國對台使用武力的權利,更主張台海兩岸問題必須在尊重且顧及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意願與同意的前提下和平解決,這是歐洲重要國際組織首次以書面明確地提出友我主張,是我國近年來致力於突破歐洲外交戰場的重大成果。尤其在此一決議文中,還特別提到支持兩岸於「亞歐會議」的架構下,進行對話,並且再度敦促歐盟執委會同意台灣總統以及高層官員赴訪,涉及未來我國應積極突破對歐外交工作的契機與可能的機制。
歐洲聯盟對於亞洲事務越來越重視,自九十年代初期起,意識到亞洲市場對於歐洲的重要性,歐盟即在其「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的基礎下,積極地建立跨區域的外交工作。而歐盟對於整個亞洲事務處理的相關政策,源自於一九九四年所通過的「新亞洲戰略」;一九九五年又通過「歐洲與中國長期關係政策」作為對中政策的基石;一九九六年相應於全球經貿三角關係的快速變動,又設立與亞太經合會並駕齊驅,並企圖加以相抗衡的亞歐會議(Asia-Europe
Meeting,ASEM);在一九九八年,通過「與中國發展全球夥伴」的新中國政策;而相應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 相關變化,近日又通過最新的「歐盟對中國策略」。
綜觀歐盟對於亞洲事務的基本態度,其政策順位先是積極開拓亞洲市場與商機,其次是鞏固既有與東南亞國協的後殖民關係,再來是積極發展與中國的關係。而過去歐洲聯盟也企圖在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格局中,扮演一平衡者的角色,所以其對亞太事務的基本態度是模糊且具有彈性,企圖在眾多的亞太事務矛盾中,尋求可能的最大政經利益。因此對於中國也傾向積極拉攏,這可以反映在過去在聯合國中有關中國人權譴責提案,以及對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相較於美國,採較為彈性的態度,而對於台海問題也一向保持相當模糊的立場,呈現一種商業國家(commercial
state) 外交特質,採取政經分離的務實政策。
但這一兩年則逐漸從模糊趨向明確,包括今年初歐洲議會通過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而此次在中國策略的報告決議文中,首次對於台海問題提出較為友台的態度。而我們理解此一轉變,也可以從歐盟對中國的基本戰略中加以窺得。歐盟對於中國的基本戰略格局,相較於美國而言,不以防堵,而以彈性而友善來處理對待中國,希望儘快能將中國納入各種國際體系,尤其是世界貿易組織,以利建構歐洲廠商進入中國的良善經貿環境。在此一大戰略達成後,其他問題即可大膽地以較為明確化的個別處理。另外,歐洲議會的這幾項決議,也是某一程度受到美國近來在台海政策上向台灣傾斜的政策影響,特別是安定的台海關係,有利於歐洲國家進一步確保其在亞洲商業利益的基本格局,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何長期以來傾向與中國建立合作夥伴的歐洲聯盟,此次在兩岸政治議題上有較明顯的突破。台灣應注意到歐洲聯盟這幾年的內部發展方向。為了調整過去備受爭議的「民主赤字」問題,也就是布魯塞爾技術官僚權力過於集中的現象,以及因應接下來歐盟擴大成員國的需要,歐盟近年來幾次重大的制度權力調整改變(如尼斯會議),都朝向擴大歐洲議會權力。
歐洲議會一再強調希望台灣加入,而過去卻鮮少被台灣所關心與重視的的亞歐會議。亞歐會議是於一九九六年經由新加坡總理吳國棟所大力倡導,經由德法英三國的同意而在一九九六年所成立的。成員國包括歐盟十五國及歐洲執委會,亞洲部份則包括東南亞國協十國及日本、中國和南韓。此一跨歐亞兩大區域,且以國家領導人為層級的領袖高峰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現已舉行過三次,今年將在哥本哈根舉行第四次會議。亞歐會議設立的原始目的是歐盟企圖回應逐漸整合亞太經濟的亞太經合會(APEC),歐洲領導人寄望透過此一組織能夠積極發展與亞洲國家的全面關係。
亞歐會議也是至目前為止,歐亞兩大區域最高層級的對話機制,也是代表歐洲國家介入亞太事務的重要渠道,台灣應積極尋求加入此一組織的各種可能性。歐洲議會也不斷地提醒台灣,應該積極加入亞歐會議,甚至提示可以作為兩岸對話的國際架構,因此台灣在欣喜新的外交突破之餘,更應關注歐洲聯盟新的外交發展傾向,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加強與歐洲聯盟各組織的互動,遊說歐洲議會進一步推動其他對台有利更具體且實質的決議,並積極參與加入亞歐會議,以為台灣的外交擴展更多的國際空間。(作者郝培芝╱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政治學國際關係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