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92
強化經濟自主實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胡錦濤在美言行給台灣的啟示

 

2002.05.03 自由時報

 赴美訪問的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這兩天與美國總統布希、副總統錢尼、國家安全顧問萊絲、國防部長倫斯斐等高層會談時,都將台灣議題當作焦點,並表達中國的立場。胡錦濤表示,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只要在台灣問題上出現麻煩,中美關係就難以向前發展,甚至倒退。不過,布希也毫不含糊地強調,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對台灣有防禦承諾,中國在東南地區增加軍力,迫使美國必須正視這個問題,並對台灣提供更多軍事支持。

 自從布希總統就任以來,美國的中國政策便逐漸轉變,扭轉過去向中國傾斜的政策,改而重視台海情勢的均衡,尤其是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一如往常,中國發言人在胡錦濤與美國高層會談後都聲稱,美國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然而,美國方面所透露的訊息卻是,突出台灣關係法的承諾,並要求中國不要採取可能升高台海緊張的措施。在各自表述下,中國在台海議題獲得美國讓步的企圖沒有任何結果,美國平衡台海情勢的既定政策絲毫不為所動。

 兩年多來,布希政府對台灣安全的承諾,由以往的戰略模糊改為戰略清晰,其用意顯然是要明確傳達訊息給中國,如果中國重演類似一九九六年的飛彈危機,美國一定會毫不猶豫採取行動協助台灣自我防禦。今年二月,布希前往中國訪問行程中,先是在日本宣示美國不會忘記對台灣人民的承諾,繼而當著江澤民的面強調,台灣問題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並重申美國將履行台灣關係法所賦予的義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初,布希簽署了參議院通過的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大會議案,稍後還在公開演講中把台灣與中國視為兩個國家,並稱台灣為台灣共和國。凡此,可以說都是布希「美國會竭盡所能防衛台灣」的行動詮釋。

 由於美國展現維護台海穩定的決心,中國近來在台海的冒險行動也收斂不少,有效維護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不過,中國對台灣的野心並未因此消除,其擴張軍備以及增加瞄準台灣的飛彈,一直是國際社會矚目的焦點。為了在國際矛盾下達到吃掉台灣的目的,中國大體上對台灣採取了三面包抄的策略。其一是,穩住中美關係:經過一九九六年美國派遣航空母艦戰鬥群介入飛彈危機的經驗,中國體認到台海問題上美國因素不可忽視,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對美國也多所依賴,所以對美關係以不製造麻煩為原則。而且,就北京當局看來,中美關係和諧對處理台灣問題比較有利。

 其二是,推動國內經建:台海情勢存有複雜因素,中國既然無法操之在我,不如加強國內經濟建設。這幾年來,中國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工作重點放在提升國力,無形中也抬高了它的國際地位。而兩岸經貿的經驗也說明,中國經濟日益壯大,對台灣會產生強烈的磁吸作用,使台灣逐漸形成向中國靠攏的利益集團。

 其三是,對台以經促政:香港模式給北京的啟示就是,政治上無法企及的目標,可以透過經濟迂迴達到。中國以租稅誘因吸引台商前往投資,對台灣朝野則採取一打一拉的策略,讓在野人士成為促使台灣產業資金流往中國的助力,並且讓執政當局在孤立下被迫採取積極開放的措施,從而使台灣因為經濟倚賴中國日深,掉入一國兩制的政治陷阱。

 由此來看,朝野認為台海情勢穩定,因此倡言鬆綁戒急用忍,改採積極開放中國投資政策,對中國而言可說正中下懷。近兩年來,政府經濟政策一切以開放為優先,甚至不惜產業優勢就此流失。國親兩黨領導人一方面批評政府無力提振產業經濟,一方面又大肆鼓吹前往中國投資,高談闊論「企業不去中國就會死」、「中國是台灣的唯一希望」、「台灣經濟需與中國接軌」等論調。此外,似是而非的「台商佔有中國市場,兩岸戰爭機率也會減少」,竟也出諸社會知名人士之口。中國絕不承諾對台放棄使用武力的恫嚇近在眼前,朝野人士卻以為台灣安全已經獲得確保,因而紛紛主張大膽西進、錢進中國,吾人實在看不出其自信滿滿的憑藉到底何在?難道大家對台灣安全可以如此置身事外嗎?

 胡錦濤近日在美國的言論顯示,中國對台灣的僵硬立場仍難有緩和,朝野千萬不能將台灣前途寄託於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上。陳水扁總統昨天指出,去年美國的對台軍售,並不表示美國鼓勵兩岸從事軍事競賽,而是要維護亞太區域和平、確保中華民國得來不易的民主成就。此言雖然道出實情,但若因為寄望美國安全承諾而積極開放,台灣的民主成就難保不會在經濟破敗後從內部崩解。當前,台灣唯有不斷強化經濟自主實力,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中立於不敗之地。陳總統既受人民付託,尤應對背離台灣利益的論調多所警惕。所謂兩岸政治平衡、武力平衡、經濟平衡,其基礎就在於陳總統所言的投資優先、經濟優先、台灣優先。陳總統既然認識及此,何不付諸具體行動,讓各種「台灣無望論」消弭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