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40
北社南社對「三通議題」的看法

 

2002.05.27自由時報
☉台灣北社、台灣南社

 日前,陳水扁總統的「大膽談話」已獲得中國方面的回應,中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先生發佈新聞稿表示,希望台灣當局儘快委託工商界就三通的議題進行協商,文中甚至直接點名台灣的談判代表。隨後,部分民意代表及媒體紛紛積極扮演「推手」,一方面呼應中國的說法,另一方面毛遂自薦,忘記自己該扮演監督者的角色,卻積極向政府爭取委託授權;而被點名的紅頂商人亦不遑多讓,隨即表示「義(益?)不容辭」,並主張應在「一個中國、兩個政府」的架構下推動兩岸三通。

 對於這些有關兩岸三通議題的發展,我們願提出以下的看法:

 一、正視中國此波透過台商、媒體、政黨、國會議員等管道全面進行「柔性統戰」背後的「陽謀」。誠然,在陳雲林先生的新聞稿中,已不復見中方對於「一中原則」的堅持語句,不過,這只是中國領導人及涉台官員急著在十六大之前交出三通成績單的彈性策略,國人切勿誤認這個彈性策略是中方「一中」立場的鬆動。實則,中國藉由遊走兩岸的紅頂商人「以商圍政」、「以通促統」的對台經濟統戰策略從未改弦易轍;儘管陳先生自己不談「一中」,但是自然有由其「欽點」的「台灣代表」為其高呼「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呼籲國人警覺這種中方慣用的「兩手策略」。

 二、正確解讀此波「三通議題」的政治意涵。表面上看來,中國國台辦日前所發的新聞稿乃是對陳總統「大膽談話」的善意回應;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地了解中方在十六大之前推動三通的迫切感,而陳總統「委由民間談三通」的三原則,即「不被矮化、不被地方化及不被邊緣化」,正是我們因應中方彈性策略的底線,也是「大膽談話」的重點。

 三、兩岸應平等協商。兩岸協商的機制與架構早已存在,但是中國意圖貶低台灣的主權地位,在李前總統提出兩國論後持續杯葛海基會,而使其制度化協商的功能無從發揮。若然,中國方面果真有誠意推動兩岸三通,那麼儘可在顧全大局、尊重陳總統的三原則之下,與海基會重開協商的大門即可,何必大費周章地另闢管道,拖延三通時程。中國國台辦歡迎工商界代表談判三通,而不提「三原則」,是刻意轉移焦點,藉機在三通議題上漠視我國的主權,遂行其「將一中原則實質化」的戰略。我們呼籲政府審慎因應中方的戰略,切勿從兩會平等協商的基本立場上倒退。

 四、經濟利益絕非三通的唯一思考準則。無可諱言,就現今台商全球佈局的經略看來,兩岸三通的確有實際的需求。不過,三通不只是個經濟的議題,除技術上要克服國家安全的問題外,在對岸一貫不放棄一中原則的情況下,三通本質上即充滿著高度的政治意涵。國家主權的宣示與確立,應是思考三通策略無可迴避的議題,呼籲政府應在「不被矮化、不被地方化及不被邊緣化」的前提下,積極規劃談判的操作策略;否則,貿然三通只飽了紅頂商人們的荷包,卻賠上全國人民的尊嚴與安全,這算盤,怎麼算都「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