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20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邱垂亮
副總統呂秀蓮南進破冰之旅,有如神探○○七的驚艷劇片。開始神秘出航,行程被披露,中國張牙舞爪,逼迫印尼得逞,入境雅加達被擋駕,轉進峇里島度假,然後聲東擊西,調虎離山,讓媒體、中共都措手不及,迅雷不及掩耳,直搗雅加達,「見了很多有意義的人」。
在回國後機場發表談話,副總統說,此行是高難度、高機密、高智慧、高幸運的一次外交戰;此行事先精心規劃,過程中又不斷臨機應變,正所謂驚濤駭浪、暗潮洶湧。
泛藍軍統派人士和媒體,開始時幸災樂禍,看衰副總統的度假之旅。副總統在雅加達被擋駕,他們更是幸災樂禍,差點兒沒開香檳酒慶祝。某統派報紙義正詞嚴,寫社論責怪「高層出訪不宜以打游擊戰的模式為之」。社論說,兩岸惡質的外交角力,不僅平白浪擲國力,更戕害了雙方共創安定繁榮未來的空間。什麼安定繁榮未來空間?我們看不到。該論兩邊各打五十板,批評中共越打壓台灣,越傷害台灣人民情感,台灣越壓越反彈,越不願向中共俯首稱臣。然而,又說,「弱勢者沒有魯莽的權利」,我們以小搏大險中求勝,必須審慎沉穩。以副總統之尊,要顧及國家尊嚴和人民顏面,不能隨便冒險,不宜貿然打出訪游擊戰。
該報先說副總統打的是苦肉計;但兩天後副總統成功進入雅加達,口氣一轉,竟讚賞副總統打出「漂亮的外交出擊」,值得人民給予熱烈掌聲。雖有稱讚,但統派心態不變,還是要加上一句,「我們也要提醒國人,以兩岸所擁有的籌碼來評估,我方外交游擊戰只足以讓中共手忙腳亂,卻難以爭取到正常的國際地位」。這是酸葡萄的話,多打贏幾場這樣的外交游擊戰,暴露中國的手足無措、僵硬鴨霸,讓世人多看到、多了解中共政權的專制獨裁本色,台灣一定可以大大獲得國際同情、認同和支持,一定可以爭取到更大的正常國際地位。
君不見,老毛一九二八年上井崗山,小貓兩三隻,開始打游擊戰,打到萬里長征,打到延安,再打到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二次國共內戰,就是以小搏大,以游擊戰打蔣介石的正規戰。美國人都說兩方軍力是二十比一,老蔣的兵力比老毛的要強大二十倍。但從西北打到東北、西南和東南,老毛雜牌的游擊隊勢如破竹,老蔣正規的國軍兵敗如山倒,一口氣就把國民黨趕出中國大陸,狼狽之極地落跑到台灣。連美國人都看得口瞪目呆,嘆為觀止。
老毛就是打游擊戰打下中國天下的,誰說不宜打游擊戰?動刀的軍事戰可以打游擊戰;動文的外交戰一樣可以打游擊戰。後者用用口、用筆、用智慧,要講道理、說服別人,更可以以小搏大,以弱勝強。當然,老毛最清楚,打游擊戰要有如魚得水的人民,要有民心、民意。在目前台灣與中國的這場自由民主與專制獨裁的大戰中,人民和歷史都站在對的台灣的一邊,不在錯的中國的那邊。打外交游擊戰,台灣準贏不輸,當然要打。台灣頭殼壞去了,才會放棄不打。(作者邱垂亮╱淡江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