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46
《國防與空權研討會》中國先制攻擊 將激起國際支持台灣

 

2003.01.10自由時報

 〔記者吳明杰╱台北報導〕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羅柏佩(Robert Pape)昨天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如果中國對台灣採取諸如導彈等「先制攻擊」,不僅可能失敗,無法讓台灣投降,反而會因為引起民主主義情緒,使台灣民眾更加支持受中國威脅的台灣領導人,這種「失去作用」的攻擊也將會讓台灣獲得更多的國際支持。

 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協會昨天舉辦「台灣國家安全與空權發展」研討會,包括羅柏佩、英國蘭開斯特大學國防與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艾德蒙博士(Martin Edmonds)等國、內外專家學者都在會中發表論文。

 羅柏佩表示,如果中國封鎖台灣,即使美國在從事伊拉克戰爭,少量的美軍也能制止中國的封鎖能力。他相信美國終會援助台灣,而且美國的軍事與經濟力量將擊敗中國對台施加的任何封鎖,即使不用開火,美國也可以削弱這類封鎖,如同一九四九年美國對柏林所展開的人道援助。

 羅柏佩說,美方可以藉由宣示美國商船與航空器搭載經濟支援貨品到台灣,製造讓中國退讓的壓力,因為中國在攻擊美國的貨輪或航空器時,必須三思而行,特別是當中國率先開火,布希政府就有可能選擇打破中國的封鎖,而不是放棄台灣。

 他認為,在「先制攻擊」最初階段,領導人通常會很快疏散資源,並且找出補救辦法,台灣民眾也會聚集起來支持被中國威脅的領導人,這種攻擊本身將會引起民主主義情緒,台灣領導人權力將進而更形鞏固,不會被削弱。

 羅柏佩表示,中國這種「失去作用」的攻擊還將導致台灣取得包括日本、澳洲、歐洲以及其他國家持續的支持,並且進一步改善台灣維持現狀的能力。

 他指出,中國能夠使用飛彈與戰機來攻擊台灣的政治與經濟目標,藉以威脅台灣政治領袖,包括三百五十枚的M─九及十一型飛彈。主要攻擊目標有中央政府大樓、電子工廠、主要電子通訊站、主要橋樑以及台灣國內指揮中心、發電廠與運輸基礎設施部門,總計一次對台攻擊目標有八十到一百個,不過這很可能超出中國現有的能力。

 民進黨政策會副研究員蘇紫雲則在會中指出,當面臨中國強大軍事威脅的情況下,台灣有權也應該採取一切可能作為,擊潰入侵者,確保國家生存。


 〔記者吳明杰╱台北報導〕去年底才卸下美國副助理國防部長職務的布魯克斯(Peter Brookes),昨天應邀在台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支持台灣由民主程序選出的政府並提供台灣足夠的防衛能力以嚇阻中國武力犯台,都有益於維護美國重大切身利益,北京方面對於美國在一九七九年所制定的「台灣關係法」,在維護台灣安全上的承諾不能存有幻想空間。

 任內負責美國五角大廈發展、計劃、指導和監督美國在整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國防事務的布魯克斯,目前轉任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擔任亞洲中心主任,昨天在這場由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協會舉辦的「台灣國家安全與空權發展」研討會演講中,特別針對台灣國防面臨的挑戰提出建言。

 布魯克斯說,台灣面臨最立即的挑戰,是中國在獲得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能力上有越早越好的想法,並正朝多面向和實質上佔領台灣的方向努力,站在美國的立場,台灣的未來一定要以和平的方式處理。

 他認為,台灣國防現正面臨中國軍事現代化、國際環境孤立、軍事觀念保守、效率待提升的官僚體系及經濟壓力等五大挑戰,其中只有少數是美國能協助解決,絕大部分須台灣自我克服,否則難以在往後因應中國大陸的威脅;不過華府也應繼續提供台灣在防衛上軟硬體的需求,並協助台灣建立軍事改革的基礎。

 打過波灣戰爭的布魯克斯指出,儘管國軍在最新的國防白皮書中,宣示台灣要走向較積極的攻勢防禦,但卻缺乏明確的說明和未來方向。台灣應優先考慮合理性的防衛方針,不應將重點置在共軍三棲犯台的武力模式,並持續進行裝備現代化及全民國防發展,強化承受第一擊的能力,而強化文官體系與軍方單位的聯繫,在臨戰時能做出快速有效率的反應,這一點至關重要,特別是複雜程度超過朝鮮半島的台海情勢。

 此外,布魯克斯表示,台灣三軍應儘速完成能夠進行聯合作戰的機制、增強飛彈防禦措施、降低各項設施在受攻擊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盡可能確保海空航運路線與外界的聯繫,以及儘速培養新一批軍事人才,透過軟硬體雙管齊下,方能提升台灣面臨挑戰的抗壓度。

 他說,中國大陸軍隊持續進行裝備及人員現代化,是對台灣最直接的挑戰;而中國大陸所要達到的階段性軍事目標,就是要達到在美軍介入以前,迅速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並以最小的損失代價逼迫台灣接受它的政治條件。

 此外,台灣的國際環境孤立,缺乏與其他國家軍事交流的機會、軍事戰略仍傾向保守的防守態勢、官僚體系缺乏因應臨戰時的快速反應,以及經濟壓力影響軍購,都是台灣國防目前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