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96
將星百顆 未見發光

 

2003.01.19自由時報

◎ 許昭榮

 中華民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創立已邁入第九個年度,每年召開大小會議四、五次,每次開會時,全體肅立,為「國共內戰殉難戰友暨無名英靈」默哀一分鐘。

 前幾天,國民黨主席連戰假黃復興黨部宴請三十三位前國軍退役上將。從電視螢幕上,祇看到國民黨威權時代及執政末期的國軍將領齊聚一堂,歡笑談天,甚至有人有氣無力地說,恨不得揍李登輝一頓。雖然將星滿堂,卻未見發出溫馨閃亮的光,令人遺憾!

 與會將領當中,不乏親歷「國共內戰」的洗禮,擔任過國軍部隊之指揮官、高級幕僚或黨政首長。按軍中倫理、按做人的道理,這場盛宴要開動之前,應該會想起「國共內戰」期間為黨國犧牲,橫屍沙場的軍民,而給予由衷的默禱,聊表哀痛和愧疚。可惜,電視螢幕上,沒有呈現這幕場面。

 回憶國民黨政府內戰挫敗,棄車保帥逃離來台,從一個流亡政權,躍居富甲天下的政黨,那些當年棄卒逃難來台的國軍將領以及黨政高官,在台享受威權和榮華富貴,何曾想到為黨國殉難的百萬忠貞軍民,包括台灣「光復」初期(民國三十四年底至三十七年間)被國軍部隊拐騙脅虜押往大陸東北、華北,投入「剿匪」前線作戰殞命的一萬多名台灣子弟兵!

 國府自從戰敗撤出中國大陸、掌握台灣的資源及生殺大權、被逐出聯合國,以至交出政權,凡五十三年。在此半世紀的期間,竟然未舉國遙祭戰亡於大陸的國軍戰士,又未擇地在台灣西部面對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建立一座表徵哀悼為黨國犧牲忠貞軍民之紀念塔或紀念碑,以慰他們的怨靈及鎮魂。

 眼看二○○四年的台灣總統大選逐漸迫近,咸信國人對連戰以及蔣家宿將遺臣,摩拳擦掌,希冀奪回政權之心情非常了解。但,人在做,天在看。人算不如天算。國民黨如果原性不改,不知虛心檢討反省,不思清償歷史上的血淚罪孽,天地不容,還談什麼復辟?。

 再說,國共內戰,陣亡國軍將士之屍骨,大多數仍被遺棄在東北戰役、魯西戰役及徐蚌會戰等遺址周圍之亂葬崗及荒野,任其被風吹、日曬、雨打、雪凍,沒有人收埋探望,更沒有人為他們引魂超渡,簡直不如一隻狗,怎能教他們瞑目?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人民的眼中,認為他們死得活該,誰教他們為國民黨政府賣命。他們的屍骨,中共不可能妥善安葬,更不可能為他們「建碑慰靈」。除非台灣這邊的政府或民間善士能為他們善後,否則,他們永遠無法超生。那麼,蔣家王朝的宿將遺臣將來回歸中國大陸時,如何面對數以百萬計英靈的糾纏?。

 本會創立時把「建碑慰靈」列為志業,經過四年不斷的努力奮鬥,於八十七年八月,為「國共內戰殞身無名戰士」向高雄市政府爭取到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北汕段(旗津二路和三路的交界處)海岸公園預定地約一公頃,並已獲得國有財產局同意興建「紀念碑」在案。

 孰知,政黨輪替後,新政府以財政困難為理由,迴避「建碑」之責任。國民黨雖然有錢,但因下台而縮手不管。國防部則以「國共內戰陣亡將士已入祀忠烈祠」搪塞,而寧可為陷於大陸未撤退來台之前國軍官兵保留六十億台灣人民的血汗錢作為「戰士授田憑據補償金」而拒絕補助「建碑經費」;至於本會,成員大多老殘而且貧苦;呈送立法院審查的「台灣光復初期投效國軍赴大陸作戰台籍老兵補償條例草案」中的「精神補償」│建碑基金之來源,又被朱鳳芝、王天競等軍系立委封殺。所以,一直無法動工興建,任其荒蕪至今,已經四年!

 為「國共內戰陣亡國軍無名戰士」建碑慰靈,應屬於國家的大事,尤其是中華民國政府及國民黨中央黨部應負的職責。然而,新政府和國民黨當局也許認為他們戰死彼岸已逾五十年,不像「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白色恐怖」時期之受難者,有遺族和社會輿論等之壓力。所以,不必為「無形」的英靈花費這筆錢。

 最近,聽說市府考慮把該筆土地收回移作他用。本會認為該筆土地是動員全國年逾六十五歲的台籍老兵及遺族,與許多熱心的社會人士聲援下,冒著七月天的炎陽,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大門口的廣場,接力絕食靜坐一週抗議所得來的成果,豈能隨便放棄!

 為了突破「建碑」基金上之瓶頸,本會準備將原先研擬的「國共內戰殞身無名戰士紀念碑」籌建計畫,修改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暨國共內戰殞身台灣子弟紀念碑」興建計畫,進而發動全國台籍老兵(包括前日本軍人軍屬台籍人員)以鄉鎮、縣市接力之方式展開全國巡迴募捐運動,一方面,配合日本政府及民間的贊助,以期完成歷史性的壯舉與使命。(作者許昭榮╱全國台籍老兵協會理事長兼紀念碑籌建會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