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26 自由時報
◎張旭成
盧武鉉於二月二十五日繼任韓國新總統,從金大中手中接過幾個「燙手山芋」,其中之一是金大中任內頗受爭議的「陽光政策」。這個政策已經失色無光,因為金大中用了五億美金賄賂北韓政權,換得二○○○年六月在平壤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日的高峰會。更糟的是,韓國與國際間有不少人批評這個政策是南韓對北韓的「先制讓步」(preemptive
concessions),給北韓許多好處,但是金正日並沒有履行對金大中的多數諾言(包括回訪漢城)。盧武鉉雖然改用「和平與繁榮政策」來表達他對北韓的新政策,但這只是陽光政策的新標籤,換湯不換藥。
自從去年十月北韓承認秘密製造核武之後,金大中政府的對策是與北韓對話,繼續提供經濟援助,盧武鉉將延續這樣的政策。盧在韓國總統競選的過程以反美為重要的訴求,當選後一直強調要安撫北韓;難怪他在還未上任以前就已與美國衝突不斷,美國對他的不爽可想而知,因而降格只指派國務卿參加他的就職典禮。
美國對於北韓違反一九九四的國際協定,秘密製造核武,而且這半年來悍然驅逐「國際核能總署」(IAEA)的檢查人員,及重新開啟一九九四年之後已關閉的寧邊核子反應爐,非常憤怒。華府因為「投鼠忌器」,多次聲明不考慮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但一直強調國際社會(尤其南韓、日本、中國與俄國)應該對北韓施壓,要求北韓懸崖勒馬,停止製造核武。美國也反對北韓與南韓所要求的美─北韓雙邊會談,因為美國不認為北韓違反國際協定,生產核武是雙邊問題,而是國際社會必須共同處理的多邊問題。因此儘管南韓反對,美國支持IAEA將北韓違反協定、生產核武的行為移送聯合國安理會處理,並討論對北韓進行制裁事宜。
南韓一直擔心聯合國辯論北韓違約之事,金正日將惱羞成怒,強烈反彈,甚至採取一些不理性的動作。盧武鉉前些時候派到華府的特使告訴布希政府,南韓寧可讓北韓擁有核武,也不願意對北韓採取軍事與制裁的行動而引起朝鮮半島的不穩定與戰爭;可見美韓之間對於如何處理北韓及其核武問題,政策是南轅北轍。加上南韓日漸高升的反美態度,使得五角大廈已經開始籌劃從南韓撤出美軍,要讓南韓自己去應付北韓,五十年來的美韓聯盟將受到嚴峻的考驗。
儘管美國多次向中國說項,要中國利用它可能的影響力,說服北韓,但是北京只打「太極拳」,光說不做,讓華府非常失望。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剛剛在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訪問了北京,與江澤民、胡錦濤見面,爭取北京在北韓及伊拉克議題上的支持,但是中國領導人與華府立場迥異,並沒有對美國做出明確的承諾。顯然,中美利害不同,北京不願意見到北韓政權受外界的壓力而崩潰,北京需要的是一個緩衝國,即使將來聯合國對北韓進行經濟制裁,中國也不會支持。目前,中國對北韓提供了許多糧食、石油與其他經濟援助,它會繼續協助北韓,維持金正日政權的穩定,極不願看到北韓的崩潰和南北韓的統一。美國政府終於體會到中國不是「及時朋友」(friend
in need),因為兩國利益衝突。美國與中國、南北韓及俄國政策不同,朝鮮半島將是多事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布希總統與國防部長倫斯斐公開聲明美國並不排除對北韓使用武力。同樣重要的,在美國對伊拉克開打的時候,美國將會派遣「文森號」(Vinson)航空母艦戰鬥群到東亞水域,警告中國與北韓:美國不會忽視台灣與東亞區域的和平與安全。(作者張旭成╱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