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05
台灣人民必須記取歷史教訓

 

2003.03.01 自由時報

 今年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日,除了各地舉行例行性的紀念儀式外,由行政院研考會國家檔案局彙整完成的「美麗島事件檔案展」也在這個日子舉辦開幕典禮。出席美麗島事件檔案展開幕典禮的貴賓,包括國家元首以及各界政要,不少人是當年在美麗島事件中淪為階下囚的受刑人以及辯護律師,而當年台灣的反對勢力也由統治者眼中的判亂團體,組成今日經由選票取得政權的民進黨。從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到李登輝總統主政推動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改革,以及二○○○年的政黨輪替,台灣的歷史發展已經超越了悲情的輪迴,台灣人民也從外來政權宰制的奴僕,一躍成為決定自己命運的主人。

 台灣由外來政權到本土政權,由威權獨裁到民主自由,這一段國家認同與民主改革的路程走得萬分艱辛,也付出了多少改革先行者的血淚、青春與生命。今天,當年的判亂團體經由民主方式成為執政黨,台灣可說徹底走出了中國槍桿子出政權的歷史發展格局,成為人類文明社會的一員。而且,由於台灣在這二、三十年間先後完成了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此一過程未經暴力革命,而以和平方式完成寧靜革命,堪稱發展中國家的楷模,使得台灣的成就彌足珍貴,為多數世人所稱羡。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即曾公開讚揚台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然而,台灣走上成功之路後,或許因為自傲自滿,或是台灣命運共同體意識仍未真正生根,部分國人的國家認同依然偏差,不少人開始把民主自由與富裕視為「天下掉下來的」,不但不再珍惜,甚至有些揮霍,有些人不珍愛民主,也有人不惜福現有的繁榮富裕,台灣的前途已然充滿了危機。

 台灣現存危機的根源在於認同問題,由於認同矛盾,部分國人並不認為台灣是一個國家,心中還存有濃厚的大中國意識,因而無法體認民主之可貴,不是認同對岸,就是對過去的威權統治還存在深深的懷念。而致命的認同危機更出現在台商的西進行為上。在中國以四百多枚飛彈對準台灣,而且最新一期美國富比士雜誌把台灣列入最容易發生衝突的「火山口」之一,而且排名還在伊朗、利比亞等美國所謂的「流氓國家」之前,顯見世人對於中國對台灣的強大武力威脅,都有相當深刻的了解,唯有少數國人完全無視中國的野心,竟然亳無節制的將台灣生存之寶的資金、技術、人才大舉流向中國,不顧國家的安危。

 國家認同出現偏差的原因雖然不止一端,然而,最主要的癥結恐怕還在於人民對於台灣歷史發展的不了解。尤其是淡忘或者不願深入了解過去台灣人民被外來的專制政權所迫害的歷史,以致無法凝聚出命運共同體意識。對過去歷史的遺忘與漠視,不能被視為一種真正的寬容,而在二二八紀念日之際,吾人更感到探討歷史、還原真相的重要性。事實上,此次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如何追查歷史真相,已經成為不分政府民間的共同呼籲。陳水扁總統指出,回憶與紀念,並不是讓我們停留在歷史的過去,應該是在最深的反省之中,看見台灣人民的寬容與愛,看見這一塊土地的未來。他更強調,對於歷史真相的追求,是任何人都不能迴避的責任,也是超黨派、超意識形態的。不管是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的許多政治案件,到高雄美麗島事件,我們應該秉持一把公義的尺,還原真相與是非。而台灣教授協會更聲明指出,「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沒有歷史與責任的追究,紀念日高唱寬容和愛都是空洞的。而二二八事件到現在仍有部分資料未公開和解密,造成有碑無文的窘境,使得二二八的意義未被國人深刻體認。

 二二八事件真相的探討,不論官民都下了許多功夫,然而,無可諱言,如此慘痛的歷史悲劇,至今官方的調查報告只能描繪出事件的大概輪廓,對於誰是主導悲劇發生的元凶,卻未能找出有力証據。因此,政府雖然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的補償審查件數已達到二三一七件,核定補償金額達六十八億一千零六十萬元,核定受領人數七九五八人,但真相一日未能大白於世,政府的種種努力還是未能撫平歷史的傷痕。非僅二二八事件真相尚待釐清,發生不過二十多年的美麗島事件,即使多數受難人已成為政壇中流砥柱,但相關檔案的四千七百七十四件檔案中,仍有一千零二十四件未解密。而在一些解密的檔案中,因為涉及政治考量,有些檔案竟被刻意掩蓋,致使歷史無法呈現原貌,實乃政府資透明化過程中的一大遺憾。譬如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美麗島事件未審判前,即以新聞局長身分多次透過媒體以「匪諜同路人」、「暴徒」、「陰謀分子」等字眼攻擊當時的黨外人士;而宋楚瑜既是二○○○年總統參選人,二○○四年更可能與連戰搭檔參選,因此其所扮演的真實角色為何,有必要接受歷史的評判。

 不能從歷史學到教訓的國家,容易重蹈覆轍。台灣人民如果對威權統治、白色恐怖歷史不了解,更可能讓威權與外來政權復辟,造成台灣歷史倒退。可悲的是,一些人刻意誤導對歷史的探討會加劇族群矛盾與省籍衝突的裂痕,致使歷史真相的追查無法克竟全功,遑論歷史功過的評價。在忠奸不辨,是非不明的情況下,台灣民主與繁榮的基礎正遭到嚴重的侵蝕,這是吾人在紀念二二八事件時不能忽略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