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04 自由時報
法國前外長杜馬在新書「考驗與證據」中,透露法國一九九一年出售拉法葉艦予台灣時,曾支付五億美元佣金給海峽兩岸的當權人物。其中四億美元付予「台北執政黨總秘書處」,一億美元則付予「北京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據杜馬的說法,付予台北的佣金是透過官方銀行匯出,實際匯出的款項僅約一億餘美元。杜馬所揭發的內幕,至少透露出兩點訊息:一是國際間的軍火買賣,黑幕重重,經手者所獲得的好處,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一是國際間的軍火買賣,根本沒有敵我之分,其間錯綜複雜的外交關係,幾乎不能用常理來衡量。杜馬的爆料最後將如何發展,目前尚難逆料,但執政當局徹查到底,則應是不容推諉的責任。尤其杜馬所說部分佣金是透過官方銀行匯出,事實真相更不難水落石出。
拉法葉艦的弊案,坊間傳說甚久,但弊案歸弊案,我國軍備的採購與充實,卻不可因弊案而告延宕或阻滯。事實上,近年來我國採購軍備較之一九九一年,則大有突破。美國自布希上任後即公開承諾售予我國柴油潛艇及紀德級驅逐艦,這都是十年前難以想像之事。可惜的是,台灣近年來財政困絀,大量採購國防軍備的預算隨之縮減,以及立法院的杯葛,造成美國軍方比我們更為焦急的怪現象。美國國防部亞太事務副助理部長勞斯勒上月在公開演說中即很不客氣的指出,台灣不應因為美國的防衛承諾而不願投入資源以維持本身的防衛。他說:「台海是世界最危險的地區之一,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速度很快,台灣一定要保有自我防衛的資源。」言下之意,台灣必須儘快促使軍事現代化,才能迎頭趕上中國軍事威脅的速度。
美方當然了解我國目前的軍事防衛能力停在那一個層次。他們也評估我國對飛彈防禦系統需求之殷切,因此上月中在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市舉行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中,美方國防高層人員即一再指出台海之加強飛彈防禦,乃是當務之急,應列為最優先排序。
就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後不久,北韓突然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向日本海海域試射了兩枚飛彈,造成東北亞的緊張情勢。其實北韓所擁有的飛彈數量並未構成東北亞的危機,其射程能及於日本本土的飛彈僅四十枚左右,與中國在台海對岸所部署的四百餘枚飛彈,實有天壤之別。根據外電報導,美國防部台灣科科長石明凱指出,中國威脅台灣的飛彈,正以每年七十五枚的速度增加,同時也隱含催促台灣必須加速軍購以因應變局之意。石明凱表示,台灣可使用美製「愛國者三型」飛彈,台灣自製的「天弓二型」飛彈,或美、以(色列)共同研發的「神箭」飛彈,構成一道攔截系統。但台灣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向美提出購置軍備的清單。足見美國在洞悉中國的飛彈部署之後,為台灣的軍備採購遲緩不前,不得不表現出焦慮的心情。
台灣執政當局當然也深知我國在國防系統中的漏洞,陳水扁總統日前在接見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時即表示,在北韓發射飛彈威脅東北亞安全之時,正足以顯示美國發展戰區飛彈防衛系統(TMD)之迫切性。言下之意,台灣最好能早日成為TMD的一員。然而台灣是否能加入TMD,恐不能如陳總統所想像中那麼簡單。其一是立法院中朝小野大,而在野黨中的親中勢力不小,要在立法院中通過參加飛彈防禦系統的龐大預算,可謂難上加難。其二是國防二法通過後,對軍事採購的程序繁複費時,常有緩不濟急之感。其三是統派媒體不斷製造和平假象,鼓吹中國正致力於發展經濟,不致在台海動武,甚至迫使政府開放三通,承認九二之「一個中國」共識,以求取雙方談判的空間。其四是台灣經濟景氣不振,政府財政困窘,要支付龐大的武器採購,很難避免舉債。因此政府雖有心而實無力,美國人急得跳腳,而我們卻好整以暇,以致造成美國的國防官員認為我們只想依賴美國的防衛承諾,而不思自我提升防衛能力。
美國對台政策自布希接任後有很大的轉變,他將柯林頓時代的「一個中國、兩岸對話、和平解決」三支柱,扭轉成「互不挑釁,自己解決,尊重台灣關係法」的新三句,此時正是我國提升國防實力的大好時機。即使在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因北韓製造東北亞危機,前往北京尋求協助時,行前尚一再強調美中關係雖好,但對台灣則「在台灣關係法之下,我們不能推卸責任」。鮑威爾赴北京後亦未聞在台灣問題上有任何讓步。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防部部長辦公室亞太安全首席主任邰瑪莉將於近日內訪問台灣,討論飛彈防衛事宜,足見美國關心台灣的安全,遠超過我們某些高居國會殿堂之上的人民代表。
邰瑪莉於去年八月上任,上任後即僕僕風塵於亞太各國,考察建立亞太TMD的可行性。這次她將率領國防部、美軍太平洋總部,以及飛彈專業人士來台。我國朝野在國防問題上如不能凝聚共識,趁此時建立能夠抵制對岸飛彈威脅的防衛系統,不僅違反了「自助人助」的原則,甚至也會惹來對岸敵人的恥笑。
拉法葉艦的弊案使我們的軍購行動蒙上了一層陰影,但陰影終需撥雲見日。除弊務盡是政府的責任,而採購軍備防衛國家的安全,政府亦應全力以赴,絕不能因弊案的陰影而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