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16 自由時報
〔記者石秀娟/台北報導〕第三屆「世界台灣人大會」昨天舉行,與會的獨派大老疾呼「制定新憲法」的必要性,但對於時機選擇與做法有不同意見,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說,陳總統競選時曾說過要開「憲法會議」,希望陳總統在一年多的任期內,履行這句承諾。
被陳總統譽為「國師」的台大法律系教授李鴻禧指出,應先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起草新憲,再選舉出「制憲委員會」代表,最後交由全民公投。總統府顧問陳隆志認為,制憲委員會無須經選舉,而是邀集民間專家學者、政界、民代參與,再將制憲委員會草擬之新憲交由全民公投。
本屆世界台灣人大會的召開,以「認同台灣國、制定新憲法」為主題,李前總統在上午的演講會發表要更改中華民國國名的談話,在下午的研討會上餘波盪漾。陳隆志說,必須透過建立新憲法,才能將台灣的國家認同真正憲法化。
他也說,李前總統任內修憲六次,他一次都未參與,因為他認為現在的憲法不是台灣的東西,若要維持中華民國第二共和,當然可修憲,但若要建立台灣新共和,就必須制憲。
李鴻禧主張,如要制憲,應先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草擬一部憲法草案,供外界討論,再透過選舉,選出制憲委員會的代表,由制憲委員會將憲法草案修改完成後,就可將整部憲法交由人民公投,如果通過,就成為台灣國的新憲法,如果沒通過,整個程序就重來一次,最少要兩年的時間。
陳隆志主張,直接成立制憲委員會,但不必透過選舉產生委員代表,而是邀集民間學者專家、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組成;其中,民間學者專家的人數必須超過二分之一,整部憲法草案完成後,必須花一至二年,在各界舉行公聽會、座談會。讓民眾充分參與。最後,再透過公投的方式,以確定人民是否接受,整個過程,也是一種憲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