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83
疼惜生命 反戰、反恐與反共

 

2003.03.23 自由時報

☉羅榮光

 三月二十日美國為遏止恐怖主義的擴張,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基於「疼惜生命,追求公義和平」的信仰原則,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向所屬台灣全國各地的教會發出緊急代禱函,要求每間教會在主日禮拜中,為下列三項舉行懇切的公禱:

 (一)為美伊戰事早日停息,以免造成更多人民的死傷。

 (二)為消除在世界各地發生的恐怖攻擊,使全球人類免於恐懼。

 (三)為中國立即撤除瞄準台灣的數百枚飛彈,使全體台灣國人享有和平與安全。

 此項緊急代禱函包括發言呼籲支持人道救援,把疼惜生命的內涵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中充分表達出來。為了維護人類可貴的生命,我們當然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包括軍事行動、恐怖攻擊以及飛彈瞄準。換句話說,反戰、反恐與反共必須整體與平衡看待,否則,只做選擇性的反戰,則不算真實的公義。

 依據統計,從一九○○至一九九○年的九十年間,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區域性的戰爭及屠殺與內戰…,已導致多達一億七千萬人的喪生,人禍遠比天災更可怕,人禍出自人的自私、貪婪與權力慾,充分表露人性的罪惡(Sinfulness)。人類若未能不斷地洗心革面,培養愛心與正義感,並共同建構民主、自由與對話協調的機制,那麼,戰爭必定不斷地爆發,人類將永難脫離戰禍的蹂躪與摧殘。

 台灣國內由民間團體、宗教組織以及一群學者,簽署反戰聲明或集結在一起,到美國在台協會及英國代表處等抗議,並在街頭遊行反戰,表達做為世界公民對世界和平的關懷,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必須留意觀察的是,這些團體與人士是否一貫地反戰、反恐與反共?否則,若是出於某種政治意識形態,逢美必反,藉反戰來宣洩他們的反美情緒,那就值得商榷了。

 究竟從五○年代到七○年代,若非美國第七艦隊的協防,台灣可能早就被中國共產政權所侵佔,而一九九六年台灣國內舉行首次的和平民選總統,中國鴨霸地發射飛彈企圖脅迫台灣國人,若非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派出航空母艦戰鬥群遏阻,中國可能輕啟戰端。因此,在心態上,台灣政府與民間比較傾向挺美反恐,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台灣國人也不可太過依賴美國,以免美國對我們多所牽制,使台灣失去自主性。

 近日來,窮兵黷武的中國專制政權發言人要求台灣當局也要反戰,這是最可笑的了!因為,他們早已對台灣掏槍(飛彈)瞄準,擺出武力攻擊的姿態,豈非自打嘴巴?只有早日放下槍桿子(撤除飛彈),對台灣國人表達和平、尊重與善意,中國當局才有資格勸說台灣吧!(作者羅榮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