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07 自由時報社論
旅行社自救聯盟昨天召開記者會指出,受到SARS疫情影響,旅行社生意一落千丈,業績只能用「慘跌」來形容。據業者表示,由於中國是SARS的源頭,三月下旬以來到五月為止的行程,已經有九十八%預定赴中國的旅遊團體取消,東南亞行程也有八十五%的旅遊團體取消。旅遊業者擔心,SARS的衝擊,會比九二一大地震、九一一恐怖攻擊、峇里島爆炸案還要嚴重。
旅遊業受到衝擊,航空業自難置身事外。旅行團體既然紛紛取消,航空公司也被迫接受旅行社退票。航空業者表示,針對美伊戰事,早就備妥航路調整計畫,整體影響不大,但SARS似乎一天比一天嚴重,沒人知道何時會結束,可說比戰爭的衝擊還大。據業者表示,復興航空澳門線的載客率已經下降四到五成,華航的台港航班載客率則下降超過二成,其他可見一斑。
由於中國隱瞞疫情真相,受SARS感染的國家持續增加,為了避免疫情在本國擴散,各國都採取不同的防疫措施。這些國家所採措施或有不同,但嚴防SARS入侵的用心並無二致。因為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都聲稱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台灣的疫情通報列在中國部分,所以有些國家也對來自台灣的旅客特別檢疫,對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尊嚴都有所損害。對此,政府一定要向國際社會有效澄清,不然台灣的經濟難保不會受到無妄之災。
本月初,源自中國的SARS疫情加速蔓延,隱瞞真相而造成疫情擴散的中國,成為國際社會和媒體的眾矢之的。面對國際上的交相指責,中國才不得不開始正視SARS問題,對外公布疫情訊息並批准世衛前往廣東調查。不過,現在各國對中國已經退避三舍了,各國前往廣東、上海、北京的退團人數至少超過十三萬人,世界貿易組織在北京的研討會已經取消,而中國官員到紐西蘭開會也遭到拒絕入境,甚至有些中國旅行團在國外的訂房也遭到取消。凡此種種反應,以所謂的「中國威脅」來比喻也不為過。
過去以來,國內鼓吹錢進中國的人,總是以全球化的名義來包裝中國化的論調。在他們的眼中,台灣如果不積極開放中國投資,就是與全球化的潮流背道而馳。至於中國,因為外資持續湧入,所以比台灣還要全球化。甚至,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美國遭到九一一恐怖攻擊,他們也藉此大作宣傳,說什麼中國是現在最安全的地方,業者應當趕快前去搶塊避風港。但是,中國本身的經濟問題糾結複雜,貧富不均及失業嚴重潛藏社會不安因素,只是中國並未公開全部訊息外界無法得知,絕不是美化中國的人所描述的那麼好。
這一次的SARS疫情,要不是比鄰的香港災情慘重,中國恐怕還要繼續隱瞞下去。由此可見,許多中國的風險是大家肉眼所看不到的。SARS爆發至今將近四個月,就把台灣搞得七葷八素,而將SARS帶回台灣的,不是台商就是到中國旅行的遊客,假使台灣與中國往來更密切,一如現在的香港與中國徹底通了,我們所受的威脅豈不更大?台灣的經濟豈不雪上加霜?近來金門民眾人心惶惶,唯恐SARS透過小三通管道入侵,朝野卻硬是不肯暫時關閉小三通,這種「為通而通」的心態,還能解釋成是為民眾福祉著想嗎?
SARS疫情尚未獲得控制,中國的因應作為也令人不放心,此時台灣最重要的無疑是「自保」,亦即斷絕SARS入侵的所有管道。國內民眾對前往中國旅遊紛紛打退堂鼓,顯示大家知道中國是高危險區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去冒險。我們認為,政府的SARS防疫工作,也應當要做到滴水不漏。香港淘大社區居民竟能來台活動,把疫情延燒到台灣,可見政府的防疫工作存有死角。今天召開的跨部會因應小組會議,務須徹底檢討防疫相關措施,包括暫時停止金門小三通之議,既然金門民眾與議會有此呼聲,政府也要以更加慎重務實的態度予以考慮。
面對SARS疫情,中國從聲稱有效控制到承認錯誤,充分暴露中國表裡不一的假象,也再次顯示中國為了發展經濟,大可封鎖任何不利消息,即使犧牲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在所不惜。因此,在中國的成長表象之下,潛藏的高危險感染病-經濟崩潰,朝野與國人皆應提高警覺,莫把台灣經濟的發展建立在倚賴中國,否則一旦中國經濟崩潰,台灣可能連「防疫」的緩衝時間都沒有。所謂的「中國威脅」,未必是強大的中國對外侵略,另一種形式是中國本身與美化中國的人,一起吹起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泡沫,不斷吸收全球的資金與產業,等到有一天中國經濟泡沫破滅,其經濟破壞性絕不下於SARS。台灣的SARS感染相對較輕,是得助於與中國有所區隔,面對中國可能的經濟動盪,台灣如果不懂得「保持距離、以策安全」,還可能會這麼幸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