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14 自由時報
☉張旭成
去年九月德國大選時,儘管德國的經濟狀況很差,失業率居高不下,執政黨選情危急,但是總理施若德藉著反對美國對伊拉克軍事制裁,標榜反美的路線而贏得大選,得以繼續執政。韓國現任的總統盧武鉉也是在去年十二月,炒作反美而險勝。反美在台灣有沒有市場?泛藍是否可能在明年三月的大選,有樣學樣?這是華府政府內外的台灣專家所關心的一個重要議題;在本人四月三日到四月九日訪問華府時曾經在不同的場合與他們談到了這個問題。
三月中以來,多位泛藍的立委曾經多次在立法院,強烈質疑政府支持美國解放伊拉克立場,有人甚至攻訐政府「抱美國大腿」是「兒皇帝」。美國的台灣專家認為這種言論很不負責(irresponsible),台北的「美國在台協會」政治組官員訪問一些泛藍立委,對他們加以導正與啟蒙(enlighten)不是偶然的。
華府的專家的確非常關心台灣的政局,他們與各黨各派都有接觸,對台灣的政情也有相當深入獨到的見解。他們並不諱言對民進黨政府執政三年來建樹不多,改革不順,感到失望,但他們並沒有將全部的責任歸咎於阿扁政府,他們知道執政黨在國會沒有過半數的議席,尤其是泛藍政黨常常為反對而反對,刻意杯葛政府的施政。
國民黨是否可能在明年東山再起?對這個議題美國專家意見並不一致,有些人說由於民進黨政府表現不如預期,而國親又聯合,選情明顯對連戰有利,陳水扁可能是OTP(One
Term President,一任的總統)。但有不少專家並不看好連宋配,他們的分析是,國民黨從公元二○○○年總統選舉落敗,一直到今天,並沒有改變(unchanged);其黨內的組織仍舊遵循列寧式政黨的威權體制,黨主席凌駕體制支配一切資源。國民黨的領導人似乎毫無悔意(unrepentant),沒有反省,不思改革,對民眾最關心的造成黑金政治的黨營事業及歸還黨產一事,也是遮遮掩掩虛應故事一番。由於國民黨並沒有能讓台灣人耳目一新的作為,對台灣選民沒有吸引力(unattractive)。
一位熟悉台灣政情的退休大使說,連戰擔任幾個部會部長、省長、行政院長到副總統,可說資歷齊全,但是他想不起來,連戰任內有什麼大成就可言。他說公元二○○○年總統大選時,宋楚瑜批評連戰是個扶不起「搞衰台灣」的阿斗,根本看不起連戰,二人將來如何共事?為什麼宋楚瑜願意屈就位尊但無實權的副總統?這位退休大使的見解是,宋楚瑜如果不能以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長,他可能會在當選之後辭掉副總統的職位,而專任行政院長。根據民國八十九年四月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副總統缺位時,總統應於三個月內提名候選人,由立法院補選,繼任至原任期屆滿為止。
國民黨主席連戰在三月底的國民黨的代表大會上,宣示明年如選上總統,將立即訪問大陸,展開和平之旅,並在九二共識上,推動兩岸直航。因為美國的專家在二○○一年透露,國民黨的人士到中國進行「聯共反台」,要北京當局不要跟阿扁政府接觸,因此他們擔心連戰訪問中國會成為「投降之旅」。華府官員雖然不喜歡阿扁去年八月三日「一邊一國」的言論,但他們對連宋的台灣主權的立場過分軟弱更感到不安。
長期觀察連戰宋楚瑜的美國專家指出,這兩位泛藍的領導人,不但反對阿扁「一邊一國」及李前總統的「特殊國與國關係」的立場,他們也都主張一個中國,贊同統一的立場,在兩岸政策常與北京唱和。上一次選舉,中國政府發表「一個中國與台灣問題」白皮書,強硬恫嚇台灣不許無限期拒絕談判,否則將對台灣動武,連戰不但不敢向中國說不,他還提出「邦聯論」,呼應北京統一的訴求。宋楚瑜把兩岸定位為「準國際關係」,顯然是否定中華民國的主權。美國專家也記得,宋楚瑜曾經向「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表示,他反對台灣建構飛彈防禦系統,以討好北京。
如果像連宋這些人將來在台灣執政,他們會執行什麼樣的路線?美國政府是否會在台灣明年大選時「選邊」?美國專家說美國政府公開的立場是中立的,不會介入台灣的選舉;但誰才是美國真正的朋友,美國的專家說他們心知肚明。(作者張旭成╱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