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14 自由時報

母親台灣
前總統李登輝(中)昨天出席五一一台灣正名運動聯盟募款餐會,與考試院長姚嘉文(右)、台聯主席黃主文(左)等豎起拇指高呼母親台灣口號。(記者簡榮豐攝) |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前總統李登輝昨晚參加五一一台灣正名運動募款餐會時指出,台灣是一個國家,卻無正常國家的條件,他認為現在「中國民國各自表述」,與「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一樣,「都是錯誤的事」,而台灣正名是台灣自救活動,「若不這麼做,台灣會無路可走」。
李登輝也批評國親兩黨,認為除非國親兩黨「脫胎換骨」,建立台灣認同觀念,否則這兩個政黨都會消失。
昨晚募款餐會席開一百五十桌,包括考試院長姚嘉文、國策顧問金美齡、李登輝之友會總會長黃崑虎、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民進黨副秘書長李進勇、李應元、台聯主席黃主文、北社社長吳樹民等都出席,李前總統出場時受到熱烈歡迎,他並率先捐出一百萬元為台灣正名運動添注經費。
李登輝以五一一正名運動總召集人身分指出,他擔任十二年總統以及國民黨主席,一路走來思索的就是要推動「國民黨本土化」、「中華民國實在化」,這樣台灣才有路走,另一方面從大陸來台的人才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他說:「我是好心啊!」
他表示,若國民黨實行本土化,就會與民進黨一同成為台灣兩個主要的政黨,就像西方國家通常有一個偏左、一個中間偏右的政黨一樣,可以輪替,「可惜他們(國民黨)不做」。
李登輝說,國民黨走舊體制、實踐大中國理念,「枉費我一番苦心」,現在看國民黨是在走老路,現在政壇是兩種不同的國家認同的政黨在競爭,一是民進黨與台聯,另一則是中國系統的國民黨與親民黨,長期來看,「應是民進黨與台聯這種國家認同才對啦!」、「這才是台灣正常國家的兩個政黨」。
他強調,台灣正名有三層意義:一是恢復台灣主體性;二是確立台灣國家認同;三為追求台灣發展的目標。國際社會交流都以國家為單位,但台灣是國家卻無正常國家的條件,包括法律就不清楚,所以一九九八年才會提出台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李登輝說,當年研究這些法律時,國際法學專家有一半不認為台灣具有主權,「我當時做為國家領導人,這讓我質疑自己是做假的還是真的?」、「做十二年總統能忍過來實在很厲害,說實在的,我也是受不了!」
對於台灣防禦SARS的成果,李登輝也表示,台灣沒有半個人因為感染SARS而喪命,台灣做的貢獻卻無法讓國際社會了解,正證明台灣必須要在國際社會占有一席之地才行。
李登輝說,我們連「我是台灣人」都無法說,很可憐,他呼籲大家在此關鍵時刻要站出來,參加五月十一日的台灣正名遊行活動,爭取說出「咱的國家是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