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42
失業率升高,勞工仍有權益嗎?

 

2003.05.01 自由時報

 ☉嚴祥鸞

 二○○○年國際勞工組織(ILO)出版的「工作世界」(World of Work)雜誌第三十四期主題:遷移的人,旨在討論全球化對勞動者的影響,強調「全球化的失敗者即將淪為遷移者,隨著資本流動」。多數的人會隨著工作遷移,目前,全世界的移民人數已由一九六五年的七千五百萬人,增加到一億二千萬人。世界上至少有一億五千萬人離開家鄉,其中有一半到開發中國家工作,如中國、越南。目前的全球化不是頭一回,每回的全球化結果都是為有能力者創造機會,對於無能力者則是莫大的風險。全球資本體系為了限制勞工階級政治勢力,於是將特定生產部門移轉到世界經濟體系低平均工資的地區,每一時期都有來自鄉村地區的新移民、新勞工,願意接受世界較低的工資,新勞工是真正低工資勞動的主要來源。全球化實質是勞工和勞工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以美國為例,全球化即是尋求全球最低勞動薪資者,降低勞動成本,對於美國的大公司,如藍色巨人的IBM和通用汽車的GM更為有利。美國公司的產品大概有二十%由外國勞工生產,美國在過去二十年,工作組織改變了,工作機會也減少。人不僅要更加勤奮工作─工作時數更長,而且會有更多的人失業,沒有就業安全的時代已經來臨。諷刺的是,企業進行一波波裁員的同時,卻不斷進用臨時工、兼職工,以及契約工。美國最大的私人企業不再是IBM或GM,而是人力公司(Manpower,Inc.),就是台灣的人力派遣公司。

 台灣也不例外。事實上,台灣經濟奇蹟(或說亞洲四小龍)是因為全球化跨國公司來台投資的結果。廉價勞力是亞洲四小龍的最佳競爭武器。然而,「薪資提高」,競爭能力不再,關廠、歇業接踵而來。歷經公營事業民營化,公部門縮減,企業合併、裁員,外包甚至改聘約聘僱的非正式員工,企業流行大量雇用派遣勞動……全都是找尋最低薪資的廉價勞力,根本沒有勞工權益可言。

 九十一年全台灣地區的失業率已經躍升為五點三五%,失業人口高達五十四萬人,影響的家庭人口超過百萬人。或從廣義的失業率,人數達到一百一十一萬。從年齡層而言,以十五歲至二十四歲的十點四四%和二十五歲至四十四歲的四點一七%二組較高。失業者之平均失業週數為二十六週,其中又以製造業的生產操作人員為最多。在這一波結構性失業的人群,不但中高齡(指三十五歲以上)者平均待業期間已高達卅九週,而且有近二成的十八歲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既未工作,也沒有就業,再次說明目前台灣結構性失業的嚴重。過完年,結構性失業已從製造業藍領,延伸到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的白領。政府對於目前節節攀升的失業率並無積極的因應對策。提出就業安全措施,仍侷限於短期性的。對於非自願失業者,並無太大效益。「新貧階級」、「新窮人」已然形成。同時,一九九○年代農業部門的萎縮,失業人口無法像一九七九年、一九八○年中期,回到農業部門就業。

 一直到最近,台灣社會才開始嚴肅地討論失業,繼而討論貧窮、貧富懸殊,乃至新窮人到新貧階級。然而,全職永久工作的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失業率增加。尤其在工作逐漸減少的未來,失業群體中較佳者或許可以成為臨時受雇者,只是,臨時受雇者不過是暫時的,多屬定期的契約,低工資的彈性工作。因此,六個月以後,工作在哪裡?都是目前勞工的焦慮,還談什麼工作權益?

 早在十年前(一九九四),Aronowitz 和DiFazio兩位在其「越來越少工作機會的未來」(The Jobless Future)的書中指出,失業率攀升和經濟發展遲緩,加上革命性的科技變遷,未來的工作世界是臨時的,兼職性的工作取代全職工作的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會失業。受薪階級、中產階級的消失是必然的,至少「全職工作」不再是未來世界美好生活的解決之道。

 當我們正努力發展台北市的休閒旅遊業,企圖創造工作機會,解決部份失業,卻發生SARS,讓失業問題更加嚴重。然而,此次參與救災和防疫的所有工作者,從底層的清潔工、看護工、運送人員、公車司機、環保、社工、以及醫療人員,多數都展現專業工作者的精神。尤其是自願參與的工作者,充分表露崇高的人性尊嚴。因此,儘管身為首善之都的勞工業務的主管,仍要面對血淋淋的「真實的現實」─越來越少工作的未來,勞工的權益再次面臨困境的現實,我們必須隨時面對改變,接受挑戰,讓我們所有的勞動朋友一起努力!(作者嚴祥鸞╱台北市勞工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