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18 自由時報
☉謝炎堯
抗SARS是一場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戰爭,敵人看不見,戰場沒有界線,攻擊時刻不定,期限沒有限度,大家都在試探和失誤的過程中奮鬥,所以不能以勝敗論英雄,也不可以在事後隨便指責前驅者的失敗就是過失。
SARS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將臨床症狀類似的病人,籠統診斷為SARS,如果沒有併發肺炎,臨床症狀和普通感冒、腸病毒感染及流行性感冒無法區別,如果併發肺炎,和退伍軍人症肺炎(Legionnaire's
pneumonia)、黴漿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以及卡氏肺囊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類似,在臨床上醫師無法經檢驗全部予以證實和排除,所以世界上最好的醫院內,最權威的感染科醫師也無法「確實診斷SARS」,最多只能「認定」「可能罹患SARS」而已,大眾媒體報導某人「被證實」「可能罹患SARS」,在語義上容易讓一般民眾誤解SARS是能被「確實診斷」的單一疾病,因而引發許多爭議和糾紛。
不少聲音指責台北市立和平醫院惡意隱瞞疫情,署立台東醫院和其他醫院延誤通報,是否如此,有待調查,不能妄下定論。在防疫的領域,延誤通報固然可以引發大災難,可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草率通報,可能會讓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一經通報以後,由誰認定是否「可能或疑似罹患SARS」,就是國內醫學中心的感染科主任都不敢說有把握,這時候又再度有「過與不及」的思考空間,大家不知道平時醫師的臨床診斷約有一半是錯誤的,何況是新出現的SARS,沒人知道誤診率是多少。若抱持寧可誤診九十九個,也不放過一個「可能罹患SARS」的病人,將會讓普通肺炎病人住進昂貴稀少的負壓隔離病房,不但排擠其他需要這種病房病人醫療的權益,以後也會讓真正「可能罹患SARS」的病人住不進去,台大醫院的急診處關閉,就是其嚴重後果的明證。假定經通報後,被「認定」是「疑似罹患SARS」的病人,也要住院觀察,鬧出感冒輕病也要住院的笑話,佔用病床,產生排擠效應,更嚴重的是每有一位「疑似或可能罹患SARS」的病人,就有約二十人將因接觸而需要隔離,不但生產力衰退,許多醫療院所也將因而要關閉。
在此關鍵時刻,將台大醫院、長庚醫院、榮民總醫院和馬偕醫院的醫護人員隔離,如何應付眾多病人醫療照顧的急迫需求性?將這些醫院的急診處關閉,病危病人的急診醫療一定會受影響。現在台大醫院部分封院,已有不少癌症病人為求持續治療而到處求人。
連戰先生已看出危機,憂心重重,但是做為一位在野黨的領袖,只能點到為止,有所保留。目前防治SARS的最大危機就是僵化無彈性,認為「可能罹患SARS」,就一定要住負壓隔離病房,接觸者一定要隔離,被污染地點一定要封閉,而不考慮是否可行和所付出的代價多少,也沒有配套措施。台大醫院就是因為「可能罹患SARS」病人,在急診處等待住進負壓隔離病房,而傳播疾病。封閉台大醫院急診處,而不改在其他院區接受急診病人,就是只知按規行事,而無配套措施的不良後果。
讓眾多台大醫院優秀的醫護人員居家隔離,沒能照顧病人,是社會一大損失,只要他們沒有生病,在合理的防護之下,經告知病人以後,應可容許繼續執行醫療業務。
現在通報病例已超過千人,行政院SARS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們已無法承擔認定業務,又不能積壓,就轉由中央健保局負起認定的責任,可是目前幾乎全國知道SARS的專家如果不是忙於照顧病人,就是自己被隔離,所以負責評審通報病例的醫師,其認定結果可信度存疑,最近常有認定爭議,其來有自。
要提升評審通報病例的速度和可信度,評審通報病例的業務應交由各醫學中心和大型區域醫院組成評審委員會分擔,委員會的成員應有感染科、放射線診斷科、胸腔科和心臟科的主治醫師。
在國內任何一家醫院,第一次和SARS病人接觸時,都無法馬上認出;相反的,謹慎負責的醫師一定會觀察病情的演變到一個段落,有些符合症狀出現,才會通報,這種行為是醫療常規,不要被誤解為延誤通報,更不應該被指責為刻意隱瞞病情,請大家在未經調查真相以前,不要隨意下定論。(作者謝炎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