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57
中國全面封殺 勢將得不償失

 

2003.05.27 自由時報

記者鄒景雯╱特稿

 「後SARS時代」的台灣究竟要如何檢討回顧、調整步伐、確立方向?既取決於島內民意的向背,也關乎國際外部情勢的演變。尤其在兩岸政策上,近十五年來,中國本身的對台作為往往是影響此地政府行事或進或退、或軟或硬的重要因素,由此看待對岸在新政權接手後的一連串制台動作,已經將可能的和解契機推上了極其悲觀的道路。

 兩岸的前一代領導人都曾先後面對政權初接尚須穩固的過程,分別映照在其對台、對中政策上,或有寧左勿右、寧右勿左的內部需要,例如江澤民掌大位的前半期常要向軍方有所交代;李登輝當年也屢屢在國民黨中常會面臨漢賊不兩立的大老羈絆。

 但是,兩岸關係並未因此變成主政者一統局面的絆腳石,反而是雙方領導人絕妙的棋子,透過彼此巧妙對弈中,無形中成為對內鞏固不可說的籌碼。

 回顧過去這些年,兩岸有時近、有時遠,有時親、有時疏,大家都不會讓對方走投無路、沒有選擇,兩岸的政治與經濟進展也確實因此出現前所未有的高峰。

 SARS疫情的出現,重擊兩岸各自的政經體系,也成為台、中關係的分水嶺,未來要走向互助了解?抑或是仇恨對立?原本都存在相同的機會,然而胡錦濤政權一開始轉偏了方向盤,在WHA對台灣惡臉相向,現在又猛踩油門,換手在WTO企圖撤銷台灣的平等地位,兩岸建設性發展業已伊於胡底。

 對岸這次全面對台拉起封鎖線者,是由外交部門扮演鷹派擔綱出手,兩國鹿死誰手還未可知,但可以確定中國的對台系統肯定已是死棋,國台辦、台辦職司對台政府與民間工作,外交部門的強欲表功擴大地盤,已經徹底摧毀中國多年來營造的兩岸一家假象,在這種憤怒情緒升溫的大氛圍下,不要說對台系統未來要怎麼繼續對台統戰,整個被凌遲的兩岸互信恐怕今後相當時日也難以恢復。

 兩岸事務若交白卷,台灣只會更加堅定愈走愈遠,對胡政權成就歷史大業沒有一點好處,對台灣的扁政府則是無傷、還會加分,因為中國綁住了其他趨統的候選人手腳,讓他們忌憚遭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唾棄,既不便為「祖國」辯駁,也無法以促通政見抨擊政府。同時,中國疫情配上對台打壓,也會促使關懷母國的台商回流,重新思考在大陸的投資。

 這些加總的得失利弊究竟划不划算?中國有必要重新撥一撥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