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69
金門縣決接受中國捐贈負壓救護車
海基會籲避免陷入中國圈套大家要懂分寸

 

2003.05.29 台灣日報

 (記者鄒麗泳∮台北報導)正當兩岸為SARS醫療物資捐贈問題大起勃谿之際,金門縣議會昨天卻決議接受中國捐贈負壓救護車,金門縣作法明顯與中央抗衡並形成「一國兩制」;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許惠祐昨晚強調,政府立場與台灣人民對中國捐贈醫療物資意向已經非常明確,「大家要懂得分寸」好好處理該事。

 針對中國海協會準備贈送台灣負壓式隔離救謢車遭到婉拒,金門縣議會昨天決議通過,由縣府和議會聯合透過民間管道向中國爭取,以凸顯中央對離島醫療資源不足問題的漠視,縣長李炷烽則期盼金門做兩岸爭執的下台階。

 金門縣議會昨天針對SARS防疫問題討論,縣議員楊應雄提出臨時動議,建議爭取北京準備提供台北的負壓隔離式救護車到金門。

 不過,縣議員陳恩賜、許玉昭則持反對立場。他們指出,中國海協會準備贈送台灣的救護車等醫療物資,已經遭到台北的婉拒,而在這個時候金門去爭取,應該加以評估,不宜貿然行事。

 許惠祐說,醫療物資分配是衛生署與經濟部權責,海基會身為民間團體無權過問或分配物資,但是,金門縣政府或議會並沒有跟海基會連繫,或表達想要中國捐贈之負壓救護車;他說,政府立場是回絕中國物資以免掉入一個中國陷阱圈套,而地方政府與議會作為與中央相反,是否牽涉違反地方制度法應由行政院定奪。

 另外,相關人士透露,在我國回絕中國醫療物資後,中國並未就此罷手,繼續拉攏民間團體、特定立場政治人物、地方政府、地方議會,希望個個擊破、突破重圍,海陸官員冷眼觀察這些統戰伎倆,因此,金門縣議會用地方民意機關名義決議接受中國物資,他們並不特別令人訝異,但官員問「他們敢收嗎?」

 值得重視的是,金門與馬祖在公元二千年時分別與廈門、馬尾簽定「二金、二門協定」,開宗明義第一條規定就是「承認一個中國」,金門為小三通承認一中,現今為幾輛負壓救護車與台灣人民意向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