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29 台灣日報
10餘年前,前新竹地檢署檢察官高新武偵辦前司法院吳姓廳長與蘇姓律師夫婦關說詐欺案時,傳言受到上級壓力,時任新竹地院法官的謝啟大跳出來聲援承辦檢察官,並矢志投入司法改革,不過,當運金案誹謗官司判決確定後,謝啟大卻遠避國外,且侈言政治迫害,謝啟大的知法玩法,令法界感到不齒,更認為是對司法尊嚴最嚴重的踐踏。
司法官訓練所18期結訓的謝啟大,在擔任法官前,曾任10年的老師,後來從政再當選立法委員,向來其身分都具有「模範」的性質;尤其是新竹地檢署偵辦所謂「吳蘇案」時,謝啟大與另外四名新竹地院法官勇於出面聲援檢察官獨立辦案的義憤填膺,被稱為捍衛司法的尖兵,但現今所見,謝啟大南轅北轍的舉措,與其說是投入政界後受到政治污染,不如說是本性的彰顯。
謝啟大從一個執法的審判者,轉型成為法律的制定者,對於不合時宜的法律,應有撥亂反正的義務,在全國致力司法改革之下,謝啟大應明知修正後的新制,對於證據認定的標準更嚴謹,法庭上的攻擊防禦也更公平,即使仍有不足之處,環境上也應該比謝啟大任法官時更獨立。
但是,相當了解法律的謝啟大,本已不該發表涉及誹謗的言論,事後在偵查審判過程,一切都是攤在陽光下,連前第一夫人曾文惠都親自出庭作證,謝啟大提不出禁得起考驗的證據,卻抗拒審判,高喊政治打壓,殊不知,運用政治力打壓司法的,正是謝啟大本人。
即使在立法院行事風格備受爭議,法界人士對謝啟大仍寄予期望,但是,誹謗在先、潛逃在後,法界人士對謝啟大的作法感到不齒與痛心。
法官出身的謝啟大,比誰都懂法律,卻不尊重司法,如此知法不守法,嚴重破壞司法的行為,只能說當初謝啟大的「義憤填膺」,只是騙取選票的伎倆。